三國最大的謎案!劉備與諸葛亮真的非殺關羽不可嗎?

從起兵圍困襄樊兩城到最終敗走麥城,中間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劉備為何不發一兵一卒,眼睜睜看著關羽被殺?這件事如此不合情理,以致有人推測這是劉備的兔死狗烹,為的是給劉禪鋪路。
也有人說這是諸葛亮的借刀殺人,因為關羽肆意破壞他聯吳抗曹的方針,不殺此人不利於自己後期政治方案的實施。真相到底如何呢?

 (圖)桃園三結義
打襄樊是關羽的擅自主張嗎?
如果不發動襄樊之戰,曹操就不會派大軍來救,關羽也不會因為軍力吃緊而從江陵調兵,後方的大本營就不會空虛,孫權一方就沒有可乘之機,南郡就不會失守,關羽就不會敗走麥城。
所以一切的根源在於,關羽為什麼要主動挑起這場戰爭?到底是他自作主張肆意妄為,還是劉備下令讓他去打的呢?
史料上沒有記載,所以存在爭論。
有的人從諸葛亮的《隆中對》出發,認為這是關羽的私自行動,因為如果要北伐肯定是兩路出兵,而自始至終關羽都是孤軍作戰,劉備並沒有兵出秦川。正因為他的擅自行動破壞了北伐大計,加上又多次損害與孫權的聯盟關係,終於惹得諸葛亮大怒,借吳人之手除掉他。
看起來好有道理,但恐怕不符合事實。
證據有二:
其一,襄樊是曹魏三大軍事重鎮之一,這種層次的戰役肯定要經過最高領導人,也就是劉備的批准。關羽再如何驕橫,再如何與劉備親如兄弟,也斷然不敢擅自行動,畢竟君臣名分擺在那裡。身為一員大將,他不會不明白軍人的第一天職是服從。
縱觀坐鎮荊州的十一年間,關羽也沒有擅自用兵的歷史。四年前,孫權藉口劉備奪益州後仍不還荊州,直接出兵攻佔了荊州三郡。此時的關羽尚且沒有主動開戰,一直等到劉備領兵到達公安時,才領命出兵益陽與魯肅對峙。攻打襄樊,從戰略層面上看,重要性起碼不會低於這場戰役,關羽沒有道理這次擅自行動。
其二,在戰爭之前,劉備稱漢中王,封四位重號將軍,在這四位將軍中只有關羽一人假節鉞。所謂假節鉞,就如同影視劇中的尚方寶劍,代表如朕親臨,戰爭狀態時可以直接斬殺不聽命令的將領而不必請示。在積極準備襄樊之戰前,賜他假節鉞的權力,無疑是讓他能最大限度地排程軍隊、安排作戰各項事宜。因此,賜假節鉞一事是劉備授命他攻打襄樊的有力旁證。
如果是劉備讓關羽出兵的,但為何自己卻按兵不動呢?這明顯與《隆中對》中兩路出兵的北伐策略相矛盾,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

(圖)隆中對
劉備為何授權關羽打襄樊?
其實也很簡單,關羽圍攻襄樊不是為了北伐,而是為了配合劉備佔領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終於佔領了漢中,但並不是靠實力大敗曹軍,而是聚險而守等待對方糧草用盡自動退兵。
曹操雖然放棄了漢中,但一方面將百姓全部移走,讓劉備只得了一座空城。另一方面留張郃駐守陳倉,自己帶兵退居長安,並沒有放棄對益州地區的軍事部署。
劉備雖然贏得了勝利,但只是戰略上的成功,經濟、軍事方面都沒有收穫,還得時刻提防著曹軍。
雖然佔領了漢中,但仍面臨巨大的威脅。因此為了穩固取得的戰果,劉備授權關羽圍攻襄樊。
襄樊是曹操中部的重鎮,但這時卻只有不到一萬的兵力,關羽出兵,曹操勢必從他處調兵來救,這樣漢中的壓力就會大大減少。劉備就可以返回成都處理益州內部不穩定因素,進而從容進行下一步佈局了。
與此同時,劉備還派劉封、孟達攻佔了上庸等東三郡,假如關羽攻破了襄樊,那麼就打通了益州與荊州的陸路交通,不僅減輕了漢中的軍事壓力,也初步實現了隆中對中的戰略規劃。
這當然是最好的結局。
成功了固然好,但就算打不下襄陽樊城,只要吸引了曹操的火力,將他的軍事重心從漢中移出一部分,也就達成了戰略目的。
可以看出,劉備的本意是讓關羽配合自己佔領漢中,哪裡是所謂的借刀殺人呢?
更何況,喪失荊州的代價劉備承擔不起。一旦失了荊州,劉備就喪失了從宛、洛進攻曹操的機會。以後要想反攻北方,只剩下漢中出兵的一條道路,要想成功,太難了,最好的結局也就是佔山為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
那為什麼又見死不救呢?不是不救,是沒法救。(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現在再簡單說一下。)

(圖)千里走單騎
從七月份襄樊之戰到十二月底關羽被殺,六個月的時間其實可以分作兩段。
從七月份到十月份,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時候曹操不斷派援軍,劉備的戰略目標達成了,當然不需要救援。
關鍵是從十月份白衣渡江、呂蒙兵不血刃奪取荊州,到十二月底總共還有近三個月時間,劉備為何沒有派人救援呢?
答案其實就在之前的敘述中。
劉備讓關羽打襄樊就是為了解漢中之圍,他自身軍隊本來就吃緊。有限的軍隊中,一方面要駐守漢中,一方面益州也要留一部分穩定局勢,可自由支配的兵力很有限。
孫權既然已經撕破臉皮佔領了荊州,說明他已經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
劉備這邊,派少量軍隊沒有用,派大軍出擊太過倉促,糧草徵集需要時間不說,他也沒做好與孫權開戰的準備,更何況曹操還在一旁虎視眈眈。
所以,劉備不是不願救關羽,其實是不能去救。
在劉備原本的設想中,一旦襄樊攻佔不下,關羽自然會返回江陵維持荊州的現有格局,根本沒有想到關羽會因為水淹七軍而急功近利,不破樊城勢不回。
也沒有料到孫權會突然聯合曹操,襲取荊州。
更不會想到自己的小舅子糜芳竟然投降了,使得南郡一夜之間兵不血刃地歸了孫權。這一切都大大出乎劉備的意料,讓他猝不及防,來不及做充足的安排。

失荊州僅僅是關羽的責任嗎?
失荊州,關羽的責任當然不可推脫。
因為驕橫大意,他喪失了對孫權的警惕,貿然將所有兵力都調往前線,給呂蒙以可乘之機。
又因為不會處理同僚關係,使得糜芳、傅士仁與之不滿,進而投降孫權,喪失了後方根基。雖然如此,但此時他仍有兩萬多士兵在手,還可以一搏。
然而從襄樊返回時,關羽已經失了分寸,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僅沒有封鎖訊息,還多次與呂蒙通訊,使得軍心被輕易瓦解,兩萬多的士兵四散逃往,到後來只剩下了幾百人,至此,最後的一線生機也蕩然無存。
但不應該把所有責任都推給關羽,劉備也要為此負很大責任。
關羽失敗的直接原因是孫權撕毀同盟關係,偷襲荊州。
這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作為領導人的劉備應該能考慮到這一點。因為在之前的建安二十年,孫劉兩家已經要撕破臉了,只是由於曹操的介入,暫時保持了和平,但聯盟的危機絲毫沒有消除。
建安二十四年的這一時刻,劉備攻佔了漢中,暫時解除了曹軍對益州的威脅。荊州的關羽又威震華夏,似乎隨時可能攻克襄陽。
一旦攻克襄陽,那麼益州、荊州可以通過陸路相連。只要後方穩定,隨時可以出兵北伐,當年的戰略目標就能初步實現了。這對劉備是大好局面,但對孫權卻是大大的威脅。
當初孫劉聯盟的基礎是孫強劉弱,面對關羽的節節勝利,劉備勢必要考慮到孫權一方的感受,他會不會坐視自己不斷壯大?如果不願意,他會不會有所行動?鑑於荊州的重要性,結合兩家之前的矛盾,這樣的考慮並不過分。此時的劉備,急需調整戰略重心,鞏固荊州地位。
況且關羽本身只有三萬左右人馬,既要圍攻襄樊,又要駐守後方,兵力肯定不足。
平定漢中後,劉備應該派一支人馬前來支援。就算沒有軍隊可派,也應該把諸葛亮調回去協助守衛荊州,確保萬無一失。但面對荊州的潛在風險,劉備什麼都沒做。

劉備、諸葛亮此時在幹嗎?忙著做帝王夢呢。
奪取漢中後,劉備有些志得意滿,回到成都後,沒有想著下一步的戰略規劃,而是忙著建造宮殿,《典略》中記載,“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諸葛亮等人也是忙著獻祥瑞,勸進劉備稱王。
終於在漢中戰役後不久,劉備就稱了漢中王。
而且在曹丕稱帝后,劉備也火急火燎地稱了帝,距離他稱王僅僅一年多的時間。
劉備這邊忙著做帝王夢,孫權那邊也在忙活著,不過是不同內容。
他既要忙著調整對曹策略,修復彼此關係。又要忙著不斷示弱以麻痺關羽,並在暗地裡偷偷部署作戰安排。
就這樣,雙方都在上演著不同的大戲。
只不過一方是稱王大戲,一方是奪荊州大戲。
於是,一方全無戒備,一方舉國動員,荊州的易主只是早晚的事情,關羽敗走麥城不過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

(圖)孫權
諸葛亮去哪兒了?
有人說,就算劉備一時昏了頭腦,可作為軍師的諸葛亮怎麼卻不提醒他呢?是不是故意報復關羽,剷除後患呢?
當然不是。
前面已經說到,關羽的此次行動並不是擅自行動,也不是為了北伐,目的在於配合劉備佔領漢中,所以並不違反諸葛亮的戰略規劃。
至於說他破壞了諸葛亮力主的孫劉聯盟,更是找錯人了。劉備才是始作俑者。
當初孫權派人接回孫夫人,已經是個非常危險的訊號了,但劉備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還又娶了個新媳婦。
後來在建安二十年,劉備更是親率大軍,幾乎就要與孫權開戰了。所以真正不把孫劉聯盟放在心中的,首推劉備。
諸葛亮不僅沒有動機除掉關羽,其實也沒有能力這麼做。

(圖)諸葛亮
關羽是武將,而在劉備生前,諸葛亮基本以內政後勤為主,不參與外出作戰,《三國演義》中的軍師形象只是一種想象罷了。
建安十六年以來,劉備真正倚重的謀士是法正,奪益州、佔漢中,法正居功甚偉。所以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才會說:如果法正在,就能勸服主公不讓東行,即便出兵,也不會有此慘敗。
因為諸葛亮在軍事上插不上話,所以無論他提不提醒,劉備大概都不會採納他的建議。
因此,對於關羽之死,諸葛亮的責任可以剔除掉。
最後多說一句,對於諸葛亮,近來有很多人進行暗黑化處理,其實沒有必要。
史料就那麼多,都擺在那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當得上偉大政治家的稱號。轉載自萬花鏡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