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6張「進社會之後才懂的黑暗面圖片」寓意超深!完美詮釋「悲欣交集」的人生寫照!

 波蘭有位名叫Igor Morski 的插畫家,他創作了一系列超現實主義畫作,以各種符號、暗喻、拼貼手法,獨闢蹊徑,為觀畫者打開了一扇窗戶,從一個虛幻而又真實的角度來理解世界。   一次偶然的機會,I gor Morski ,接觸到了這種超現實主義的風格。他覺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加直觀而鮮明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他用ps技術,在現實世界基礎上,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家庭, 妻子辛苦地養育孩子,劃著笨重的船槳前行,而丈夫卻如同倒影一般虛幻,不知是不是因為忙於生計、應酬,父親這個角色,其實是缺失的…   當男人們在外打拚時,女人在家其實並不輕鬆,她們身體裡要容納的東西,比那些扛著家庭重擔的男人還多。當然,其中包括男人永遠無法理解的內容,或許這也是男人們的疑問,女人那精緻的腦袋瓜裡,到底都裝了些什麼呢?   但能夠理解也好, 無法理解也罷。一旦兩人選擇在一起,便要苦惱於如何保持平衡。愛情、婚姻是如此微妙的事情,如同在火苗之上舞蹈,在柔軟的沙地上建造房屋。我們該如何去愛,該如何去守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似乎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多一分則是束縛,少一分則是淡漠。如何能叫人不感到苦惱呢?   父母對待孩子也一樣,似乎總是做出某些事與願違的決定。在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父母總是為她們扶住梯子,生怕孩子的美夢怦然墜地,甚至不惜以溺愛的方式驕縱,滿足她們不切實際的願望…可要知道,一旦父母鬆開手之後,她們將會面對怎樣的挫敗和懲罰?   另一個極端則是,某些孩子,自小就被束縛在精緻的小屋裡,無法觸碰她們渴望已久的自由,也不知道更遠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已經深深影響了她們的未來,她們長大後的輪廓早也註定…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並非你們的孩子,她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她們因你而來,卻並非為你而生。」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束縛孩子的天性,讓她喪失了生命的渴望。   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人,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他們尚且年幼之時,就被設計好了人生的路線。更為可怕的是,為一個生命設定這些框架不止父母,還是整個社會秩序、倫理、道德規範…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文化…如果整個社會都不知如何傳遞愛,一個人長大後必將也不會傳遞愛,如果整個社會都欺軟怕硬,那麼孩子長大後也必將欺軟怕硬,這是比父母設計的人生道路,更加牢不可破的桎梏。   社會導向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它不但能框定人的模樣,還能讓一個人為此去改變模樣,為了「迎合」而去選擇整容。在一個看臉的時代,精緻的五官可以成為飯票,可以成為資本,可以成為財源。但無論如何請記住,皮肉的精緻或許可以輕易改變,內裡的厚度卻要經過日復一日的磨礪,才能煥發出維納斯一般的光彩。   如果只是外表精緻、內裡空空,那麼就會像永不饜足的食客一樣,不加甄別,吃進一肚子垃圾。而說起垃圾,我們真的吃得太多太多,訊息爆炸的時代,文字、圖像等等,龍蛇混雜,泥沙俱下,但是我們每天滑著手機、看著娛樂八卦,不就是在消費這樣的垃圾嗎?   正因為垃圾越吃越多,淺薄、快捷的訊息接收得越多,我們的頭腦也變得越來越簡單,思考問題的方式也越來越坐井觀天。甚至有的人一輩子,都未能打開自己的思維,永遠將自由思考的權利,束縛在自己頭腦的牢籠之中。   那些貌似懂得思考的人,似乎也用不著太高興。因為我們思考的結果,到底有多少成分是自由之思想,又有多少成分,是被別人灌輸的呢?我們被告訴要賺很多錢才算成功,我們被告訴要有房車才是愛情,我們被告訴你必須出人頭地…我們不斷地被告訴,被集體價值灌輸…我們還是我們嗎?   甚至,今天我們看見東西,有多少是真實的,全面的呢?媒體、新聞可以輕易左右我們,我們以為看見的是真相,也許不過是受到某種引導,我們以為自己在思考,也許不過是在「被思考」。   因為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我們身體裡有那樣一個小小人,他總是讓我們去看那些我們想看的,以此來鞏固我們的觀點,強化我們對自己的肯定。人總是樂於接受和自己認知相符的事物,這就是為什麼微信朋友圈會遭遇刷屏,因為社交本質,就是對我們自身的補完,用來不斷強化我們自身的標籤。   當你轉發一條眾籌訊息,那是為了表示你心中有愛。當你轉發一條譴責訊息,那是為了表示你三觀很正。歸根結底,這就是我們對自身的凝視。我們的目光雖然投向外界的天地,但終究是在注視自己。人最關心的,到底還是「自我」。   可有的時候啊,你哪有你想象的那麼了解自己呢?哪怕你注視了自己幾十載,也未必能看清自己的內心。那裡住著一個紅衣惡魔也說不定。當然,人的心靈之中,都有巨大的黑暗與光明。我們能做的,就是抑制黑暗,釋放光明。永遠永遠不要找藉口,去為自己心裡的陰暗面做辯護。   否則,時間越久,你會越來越不認識自己。現代社會中,人已經有了太多面具,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交場所,需要用不同的面孔來面對。自然這也是一種無奈,因為我們戴了這麼多面孔,多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自我保護。可面具戴久了,就會粘合皮肉,最終我們將會失去真我…   當然,有些人開發諸多面孔,無非是為了不斷地往上爬。因為在物質主義越發猖獗的時代,金錢不但是墊腳石,還是一個人位置高低的標準,站得越高的人,腳踩的金幣就越多,似乎一個人的成功,向上,永遠離不開財力的襯托。   但不要忘了,金錢有讓人飛翔的自信與魔力,同樣也沉沉墜在我們腳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錢,可以成全一個人,同樣可以毀滅一個人。   人永遠不要太過自信,以為只要擁有金錢、權力等等,就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事實上,我們自以為掌控了的東西,反過來正在掌控我們。那些以為能用錢財擺布一切的人,同樣也正被錢財擺布著,成為了它手中的玩偶。   在這個世界上,金錢、權力,可以異化人類,科技也一樣。你真的以為你在掌控手機嗎?殊不知自己早就被它掌控了,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是不是會打開朋友圈?看到那些紅色的小圓點,是不是總忍不住回復?離開手機一天時間,是不是就會感到無比心慌?   科技正悄悄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接受訊息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方式。碎片化的閱讀、淺嘗輒止的瀏覽,對我們而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的確可以更快捷地汲取知識,但這無法讓我們升華更高的境界。真正的閱讀,永遠是敞開心靈,手捧書卷。   此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攝像頭,無處不在的網絡圍觀,一場又一場狂歡在四周掀起。我們的隱私範圍變得越來越小,甚至很多人開始放棄隱私…大家開始將自己的行程貼在網絡上,開始把私下的飯局公布給大眾,甚至把別人的私密訊息,四處傳播…   現代社會就是如此,世界變得越來越擁擠,人與人之間卻還是很封閉。網絡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但卻讓心與心之間少掉了深度交流。在這些自成一體的石屋周圍,說不定已是荒漠一片。   正因為如此,人生才顯得如此孤獨和吃力,每個人身肩重擔獨自蹣跚前行,扛著家庭、責任,期待,如同推動巨石的西西弗斯那樣,一步一步朝遙不可及的山巔走去…   而我們面對的一天又一天,不過是毫不新鮮的舊日。就如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面寫的,「你瞧瞧空氣,聽聽太陽的聲音,一切都跟昨天和前天一模一樣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上班、下班,吃飯、睡覺,面對同樣的瑣碎、煩惱,我們每天不停地往前奔走,以為可以抵達某個地方,卻最終哪裡也抵達不了,人生就如同一匹旋轉木馬…   我們成為了時間的牽線木偶,恐怕力量再大,也逃脫不掉它設定的規則。時間永遠是滾滾向前的,它能抹平悲傷,也能讓我們忘掉,當初那些我們念念不忘的事。世上的一切好的,壞的,終究是抵不過時間。   所以我們要加倍珍惜它,千萬不要等到老去,才想要抓住更多的時間,來挽回人生的遺憾。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無論是美好的,挫敗的,光明的,黑暗的,都深深地呼吸,把它納入我們的身體。 人生嘛, 本就是這樣一場舞蹈,從大地中來,到大地中去,弘一法師臨終前寫下絕筆: 「悲欣交集」而這正是生命原有的模樣,好的、壞的、明媚的、暗淡的、得到的、失去的,它們都在裡面。所以,還有什麼可畏懼,可遲疑?請放肆地跳舞吧!  推薦一日一度,既是度人,更是度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