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這一種鼾聲最危險 小心動脈變狹窄

▲長庚研究發現,特定中、高頻率的鼾聲可作為動脈硬化的相關監測警訊。(圖/長庚醫院提供) 大 中 小 聽到這一種「鼾聲」要特別的當心!長庚醫院今(28)日發表最新研究發現,打鼾的聲音經過傳導,快速振動,會形成音聲外傷,進而影響頸動脈厚度,造成頸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那些聽起來高亢、尖銳、時間又短促的中、高頻率的鼾聲,頸動脈血管厚度恐已變的比較狹窄,發生冠心症的機會是2倍以上。長庚這項研究共針對30名打鼾病患進行鼾聲分析,結果發現頸動脈的厚度與不同頻率的鼾聲能量有關,中、高頻(650至1500Hz)的鼾聲與頸動脈厚度有顯著相關,研究已刊登2016年著名醫學期刊Scientific Reports。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級主治醫師李學禹表示,就解剖結構,中、高頻的鼾聲源自於扁桃體、側咽壁、舌根及喉部的阻塞,當這些部位阻塞時,除局部會缺氧外,鼾聲的能量振動,還直接造成動脈內皮受傷,且傳遞入動脈內的音波反覆振盪更增加膽固醇附著於管壁的機會,使動脈變厚、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針對4011名、15歲以上民眾的電話訪問也發現,打鼾盛行率約52%,男性較女性多、年紀越大、體重越重,打鼾的比率就越高,50歲以上男性6成會打鼾,女性約4成會打鼾,而中年打鼾病患每4人就有1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值得注意的是打鼾病患的高血壓風險較常人高2.4倍,心血管疾病風險則提高至4.7倍。林口長庚耳鼻喉科系喉科主任李立昂說,過去已知,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鼾聲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而這項新研究進一步發現,如果鼾聲屬於高亢、尖銳、時間又短促者,頸動脈可能會變的比較脆、比較狹窄,只要聽到這類鼾聲最好快就醫檢查。至於鼾聲屬於低沈、穩定、小聲者,李立昂形容是「公害」型的鼾聲,擾人之餘,民眾反而不必過度擔心,但只要有打鼾困擾,都應早點就醫檢查,不只改善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更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保障健康。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