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順豐和菜鳥徹底撕破臉 真相在此

順豐發給央視財經的一封內部郵件。 大 中 小 菜鳥和順豐這對冤家終於還是懟了起來。根據快科技報導,昨(1)日開始,人們發現在阿里的平台上,無法查看順豐的物流資訊了。當天下午和晚間,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平台菜鳥網路和順豐都相繼發表聲明,將這件事的責任歸咎於對方。簡單來說,菜鳥和順豐都認為是對方以資料安全或者其他商業理由,關閉了對應的查詢介面。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各執一詞,很難明確說這是誰的錯。對普通用戶來說,這種爭執並不值得關心,因為很難獲知真相,而且結果都是在阿里平台上無法查詢順豐物流資訊。這件事涉及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阿里平台上使用順豐物流的商家也受到了影響,介面關閉對他們在淘寶、天貓等商家後台裡使用順豐物流管理訂單也產生了諸多不便。中國大陸國家郵政局的都注意到了這件事。他們在昨(1)日晚間也發布一則提示,指出受今日菜鳥網路與順豐速運關閉互通資料介面影響,導致時下櫻桃、荔枝、楊梅、芒果等生鮮農產品寄遞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中國大陸郵政還表示已經和當事雙方溝通,希望盡快解決問題,避免產生負面效應。但是,菜鳥網路和順豐的合作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這次事件看似突發,其實可以說是早有預謀。在停止介面前,雙方肯定早已經有過溝通,只是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最後,事件激化到公共眼裡─這甚至有種兩家公司要求消費者站隊的意思,那公眾的利益和消費者、媒體的聲音作為籌碼,來希望對方讓步。一項普通的商業合作,發展到這個地步,體現出了當事雙方的無能以及任性。同時也預示著這兩家公司的矛盾公開化,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雙方前期溝通的細節,只能通過事發之後雙方的聲明來獲取一些資訊的碎片。現在公開資訊能追溯的最早時間點,是順豐方面公開的一封郵件,發送於5約31日下午6點。這不是一封溝通郵件,更像是溝通無果之後的一封最後通牒。
縱觀整個事件,雙方爭論的焦點是圍繞資料。菜鳥稱,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資訊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資料進行資訊安全升級。我們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資料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一位接近菜鳥的人士告訴鳳凰科技,此次菜鳥之所以要對物流資料進行安全升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一個影片。該影片中,順豐以及「四通一達」快遞代收點公開提供「異地上線「服務,幫助大陸廠商虛構海外發貨的物流資訊,使假貨搖身變成海外代購的正品。從這個角度來看,菜鳥的出發點無可厚非。但問題出現在哪些資料是菜鳥可以用的。順豐有關負責人告訴鳳凰科技,豐巢在2016年就跟菜鳥開始合作,合作內容包括菜鳥提供消費者手機號資訊給豐巢;豐巢反饋快遞出入櫃資訊;豐巢網點推送等相關快遞櫃物流資訊給菜鳥。但是,在今年3-4月份的續約過程中,菜鳥提出,所有快遞櫃資訊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資訊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資訊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但這個是順豐無法接受的。一位接近順豐的人士告訴鳳凰科技,順豐每天在豐巢的訂單大概有300多萬個,其中只有100多萬是可以匹配到菜鳥的,其他的均與菜鳥無關。現在菜鳥想要剩下的這些物流資訊,順豐自然不同意。並且,順豐方面表示,菜鳥有針對性封殺豐巢背後實質是阿里方面以資訊安全為由,要求順豐、豐巢等加入到阿里雲。對此,菜鳥方面提出菜鳥和阿里雲是兩個獨立的業務,並不存在要求順豐和豐巢加入阿里雲一說。另外比較尷尬的是,3天前,順豐與其他一些快遞公司剛剛與菜鳥網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各方將一起推動資料開放連接。根據協定,15家快遞企業與菜鳥將基於雲計算服務,通過電子面單、雲客服等產品上的合作來推動行業的資訊化升級。資料的開放連接現在顯然是泡湯了,這個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實背後還蘊藏著菜鳥和順豐矛盾的不斷激化。5月26日,順豐宣布與UPS戰略合作,雙方在香港成立獨立合資公司,各持股50%。順豐借助UPS布局海外物流,此舉也被業內解讀為順豐與菜鳥網路的漸行漸遠。要知道,馬雲去年為了阿里的全球化飛遍全球,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推動菜鳥網路的全球化。再往前,雙方貌合神離的關係也早有所體現。2013年5月28日,阿里、順豐、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共同組建「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股權結構中,天貓投資21.5億,占股43%;圓通、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各出資5000萬,占股1%。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電商平台,很多快遞公司的絕大部分業務都來自阿里,所以接入菜鳥平台的資訊系統,對其快遞業務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有一家快遞公司例外,那就是順豐。一位順豐的內部人士告訴鳳凰科技,在其他快遞公司70%的業務量都來自電商平台時,順豐的佔比卻只有30%,所以,順豐對電商平台並不依賴。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