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國人過敏迷思 想改善應從「腸」計議


過敏與腸胃不適問題困擾許多台灣民眾的健康,但調查發現,多數醫師評估民眾對於過敏的認知普遍不足!有超過7成的民眾不知道過敏是種慢性病;近6成民眾不知道過敏無法完全根治。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蘇育儀醫師表示,過去從未出現過敏症狀,很可能只是尚未被過敏原誘發,因此無明顯症狀,不代表本身沒有過敏體質,因此日常生活保健的重要性就容易被忽略。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指出,統計近3年來過敏成因以「吸入型過敏」為主,3大常見過敏原分別是:塵蟎、家塵、空氣懸浮粒子。另外,劇烈氣溫變化雖然並非過敏原,卻是誘發過敏症狀的重要影響因子,尤其季節交替時更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免過敏症狀惡化。

從醫師臨床經驗發現,超過8成的民眾不知道長期腸胃不適也是過敏現象之一,多數病患都是因打噴嚏或流鼻水、鼻子癢、鼻塞、皮膚癢等上呼吸道過敏與皮膚過敏症狀而就醫。此外,平時也可藉由補充有助腸道優勢菌叢建立、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來提升身體免疫力。

腸道優勢菌叢的建立需要足夠的益生元,一些富含寡糖的食物便是很好的益生元,可以輔助定殖,例如:洋蔥、牛蒡、香蕉、蘆筍等。維生素C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的元素之一,蔬果中又以鳳梨、奇異果、芭樂、柑橘類、火龍果等幾類食物含量最多。

過敏族該如何做好日常保健呢?蘇育儀提醒,若症狀嚴重時還是應該先就醫,排除過敏原,此外,日常保健有3大要點:

(一)避免過敏原:勤加打掃環境,減少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孳生,避免使用地毯與購買絨毛玩具等,保持環境通風,但空氣品質不好時,千萬不要開窗,更不要在戶外運動,以免PM2.5引發過敏反應。

(二)規律作息,適度運動:規律生活作息並搭配適度運動有助於調整過敏體質,尤其是有氧暨耐受性運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游泳,兒童可以選擇溜直排輪等,對於體質調整都有極大幫助,此外要注意飲食,避免菸酒和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諸如帶殼海鮮、雞蛋、奶類等。

(三)飲食調理:有過敏體質的人,應該避免食用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加上營養補充雙管齊下,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