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竟然稱殲20如大母牛,完全不理解它如何隱身

圖:殲20邊緣處特殊顏色區域,均為吸波設計在珠海航展上,殲20的公開亮相給予了很多國家以極大的震撼。而作為現階段、以及相當長時間內殲20動力的提供者,俄羅斯的感受自然會別樣複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些俄羅斯專家和媒體開始忍不住吐...


圖:殲20邊緣處特殊顏色區域,均為吸波設計在珠海航展上,殲20的公開亮相給予了很多國家以極大的震撼。而作為現階段、以及相當長時間內殲20動力的提供者,俄羅斯的感受自然會別樣複雜。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些俄羅斯專家和媒體開始忍不住吐酸水來平衡內心的失落——以及掩飾他們無法面對戰術飛機總體設計水平已經大幅度落後於中國的事實的恐懼。。
比如俄羅斯軍事評論網站「紅星」發表長篇評論文章,題目為:「殲-20——中國的突破?還是蘇聯技術的翻版?」,名為瓦西里·卡申的俄羅斯專家聲稱,鴨翼將大大增加雷達反射截面積,所以目前國際上先進的第5代隱形戰機沒有任何一家使用。


圖:米格1.44設計時,毛子對於隱身設計還處於毫無認識的地步——當然現在看他們也沒比當年強多少。特別是米格1.44的鴨翼採用了大鋸齒前緣,其形成渦流的氣動設計和殲20完全不同,毛子專家眼睛是瞎了嗎?
而《共青團真理報》則聲稱,「這款戰機(殲20)上能看到美國人的F22機頭,俄羅斯的米格1.44的鴨翼,唯一自己設計的機身又太長了,是那種發育不良、不成比例的過長。」他還說:「我從前後左右都看了這架飛機,請恕我不客氣的直言,我就不理解這頭大母牛怎麼就能達到他們對外宣稱的雷達反射面很小。」








圖:直通進氣道是所有非隱身進氣道中反射特徵最強烈、而且絕對不存在隱身化技術可能的設計。只靠這對進氣道就可以斷言,T50撐死就是個三代半飛機。在戰鬥機設計中,全機各處會有數百甚至幾千個反射雷達信號的散射源,最終全機的總信號反射特徵,就取決於這些散射源的疊加效果。而這些散射源中,由於外形(比如空腔結構、縫隙、台階)、尺寸、材料的差異;彼此之間的散射效果差異是非常大的,一些強散射源,一個就能頂得上弱散射源的幾百上千倍。
比如針對正面隱身,在非隱身設計的常規戰鬥機中,最顯眼的一類強散射源——也是戰鬥機設計中的主散射源,主要是來自空腔結構。比如排行第一的就是進氣道,佔全機RCS的40-60%;而飛行員座艙,則佔到15-25%比例,與飛機最前端的火控雷達艙和雷達天線相當。


圖:就T50這麼扁的中機身,還是先想想自己以後內置不了武器怎麼辦吧。當然對於T50來說,外掛武器也無所謂的,增加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還不一定有進氣道的信號特徵明顯呢。
而二類的次強反射源,其信號特徵強度就要低一個數量級。比如導彈油箱等外掛物,機身的各種表面突起物(通信、導航天線,引氣口),各自佔到5-10%的信號強度。在極少數的狹窄角度範圍(2-3)內,一些特性的機身結構形狀,主要是與飛行方向垂直而且又比較長的直邊——比如蘇27進氣道的上下唇口邊緣,也會額外產生5-10%的散射信號。
而三類的弱散射源,其強度又要再低一個等級。這些弱散射源全部加起來在一起,也只佔全機的1-5%,比如各種口蓋、蒙皮對縫等等。而鴨翼和常規布局之間的隱身差異,比如鴨翼面積較小,因此其爬行波散射的削弱衰減能力要弱於常規布局一些等問題,都屬於這種弱散射源,根本不會從總體上影響到隱身性能優劣。
而至於指責殲20機身太長、飛機太大就更可笑了。在戰鬥機的隱身設計中,最為基本的一個常識就是不要把隱身飛機的雷達信號特徵和其尺寸級別掛鉤——B2遠比F22要大得多,但是隱身效果比B2更加出色。



圖:殲20長度比俄羅斯蘇27家族要短——蘇27家族才是真正長的畸形。由於設計時氣動和飛行控制設計優化程度差,蘇27不得不加長前機身,使雷達和電子設備前移,讓重心足夠靠前,保證飛機不在飛行中失控——和中國的殲八一個路數。而機頭和中機身之間的大量空間,就成了平時用不上、用上時候又嚴重影響總體掛載方案選擇的超載油箱,機身尺寸和空間利用設計水平相當差。而殲20可完全沒這個問題。



圖:由於本身信號特徵非常低,殲20隻用非常小的信號反射增強設計,就能徹底掩蓋掉自身的真實信號特徵,起到隱身性能保密的作用。換了T50,掛再多也卵用不頂。
F22、F35這樣的隱身飛機,在日常巡邏、巡邏、對外展示的時候,只要用一個非常小的龍勃透鏡就能成百上千倍放大自身的雷達信號反射特徵,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同一架飛機上,信號特徵都是會完全不同的。比如在雷達工作波長λ=5cm的條件下,沒有採取隱身設計的F-15戰鬥機在90±5°範圍內的RCS特徵高達400平米,是正面RCS特徵的十幾倍以上。
共青團真理報的這位專家,其水平也就和那些連dB都不懂是什麼意思——即中學數學都不合格,對通信、雷達等任何涉及到信號處理的領域完全一竅不通,卻大肆奢談雷達和隱身的某些中國地攤軍事評論員一個級別,其不學無術的程度比之X可夫還要差上三四條街。



圖:論制空性能,天下唯F22與殲20獨佔第一梯隊,F35第二梯隊,T50隻能和其它三代機一起混個三流地位
在今天,這世界上如果要說有什麼真正的制空四代機——也就是同時具備超強的隱身能力,強大的航電和武器系統,優越的機動能力、特別是超聲速機動能力,以及完整的超聲速巡航能力者四大標準的話,那麼就只有F22一種。而若是稍微放寬一點標準,不要求完整的超聲速巡航能力的話,殲20與F22的其它方面性能是完全同級、甚至在航電系統上由於時代晚而更有優勢,完全可以算作同一等級的產品。
而T50?這東西撐死了就是個不隱身的三代半,它的發動機和彈射座椅確實比殲20好,但其它方面,T50給殲20提鞋都不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殲31升限一萬六,比殲八低五千米,是設計缺陷嗎?
※航展高調展示中國新型隱身材料,據稱性能提升十幾倍
※穿甲燃燒彈實彈測試!巴雷特重狙一槍打廢汽車發動機
※各國大內保鏢頂級軟防彈衣,七件才能擋住美軍用步槍
※鈦金屬耐高溫?霰彈槍發射鈦粉,立刻變龍息燃燒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