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VS陳小春,兩版《鹿鼎記》選角幕后大揭秘,二人竟然都不是「韋小寶」第一人選!

「恭喜陳小春隊長成為‘滾燙家族’2022年度滾燙X-Leader。」
11月4日,大熱綜藝《披荊斬棘2》終于迎來了總決賽,在第一季C位出道的陳小春終于得償所愿,將本季的X-Leader收入囊中。
從出道就飾演狠角色的他,是個寧做雞頭也不當鳳尾的主,但只有一個角色,即便被說演技略遜一籌,陳小春也覺得與有榮焉。
那就是金庸先生封筆之作中油嘴滑舌卻又重情重義的反俠——韋小寶。
說來也奇怪,都說翻拍經典容易翻車,但從1977年至今,《鹿鼎記》先后被翻拍成十幾個版本,均分仍高達7.1。
不過數來數去,最為經典的還是92周星馳版與98陳小春版。

兩部片子雖然在表現手法與故事節奏上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在選角時,兩位男主都不是導演的第一人選,這其中的故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
上世紀90年代正值香港電影蓬勃發展的黃金期,高峰時一年內上映影片就達300多部,彼時不僅影片數量爆棚,而且風格也逐漸多樣化。
就在這時一陣武俠風刮進大香港影壇,嗅覺靈敏的王晶立刻抓住了風口,開始籌拍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
作為《鹿鼎記》的靈魂人物,韋小寶的選角就顯得尤為重要。
此時84版《鹿鼎記》梁朝偉飾演的韋小寶深入人心,加之后續他又出演了《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將二人進行了深入綁定, 以至于那段時期提起韋小寶,眼前就會出現偉仔的帥臉。
梁朝偉名氣大,關注度高,自然成為了王晶的首選。可在對照劇本后王晶覺得梁朝偉雖然帥,但在他那張正氣凜然的臉上找不到一絲饞懶奸猾的痞氣,于是他將目光轉向了周星馳。

91年《逃學威龍》的成功,讓觀眾看到了「周氏幽默」不只適用于一些招人煩的角色,也可以出演瀟灑倜儻又風趣睿智的「大男主」。
正是看中了這點,王晶立刻拍板將星爺定了下來。金庸先生知道這個消息時提了「 不做第二人想」六個大字,足見查大俠對「周小寶」的認可。
正是這個簡單的互動,讓周星馳與金庸產生了實質性的交集,也為電影《功夫》的拍攝打通了一道屏障。

言歸正傳,得到了原作者的肯定,王晶在劇本上更加用心。為了讓電影賣座,影版《鹿鼎記》劇本打磨了兩年多的時間。
等真正拍攝時,王晶又突發奇想,在一場刺殺的戲份里,他想讓李嘉欣的腳插進周星馳的鼻孔。
作為喜劇之王,星爺當然明白這個鏡頭會讓整部電影更具喜感,于是王晶找到他時,他只提出了一個條件:
插進鼻孔里的腳,必須是李嘉欣的。
起因是當時香港電影已經開始使用替身演員,像這種鏡頭如果對手演員不同意,則可以請替身演員來完成。
所以這個看似簡單的要求,實則就是讓王晶說服李嘉欣。但在這方面王導還是有信心的,他向周星馳保證,這一腳絕不讓他白挨。

李嘉欣聽到這個消息后特別不好意思,不過她明白什麼叫戲比天大。
為了呈現出最好的效果兩個人可謂做「足」了準備。
害怕刮傷鼻腔,李嘉欣重新修剪了指甲,將趾尖打磨光滑,又特意做了足部護理,星爺也將鼻腔清理干凈。
開拍前李嘉欣靦腆地對周星馳說:「我洗了三次腳。」星爺則說:「我的鼻子也洗了三遍。」
此話一出二人捧腹大笑,開拍前的緊張情緒也被笑聲打得煙消云散。
鼻子脆弱,為了安全起見,王晶最后安排把李嘉欣的小腳趾塞進了周星馳的鼻孔,多方努力之下才造就了這個經典場景。

除了香港小姐李嘉欣,當時這部片子還集結了王晶的「緋聞女友」邱淑貞、教主林青霞、香港十大女神之一的張敏,稱得上是美女云集。
女演員這邊一片和諧,但男演員那邊卻「硝煙四起」。
首當其沖就是多隆這個角色,在電影版《鹿鼎記》中與韋小寶共同負責搞笑的除了海公公就是多隆。
但直到快開機時飾演多隆的演員也沒有定下來,王晶起初向許冠文拋出橄欖枝,遺憾的是,兩代喜劇之王在《豪門夜宴》的雞頭之爭之后,許冠文逐漸隱居幕后。
開機在即王晶真著急了,于是說:「要不我自己上吧。」話還沒說完就被周星馳否定了,他想了一下,向導演推薦了陳百祥。

對于當時不甚出名的陳百祥,王晶想不通為什麼星爺會推薦他,但能讓周星馳力薦,這人一定有兩把刷子。
時間緊迫,是騾子是馬只能拉出來再行定奪,沒想到幾個鏡頭過后, 王晶覺得陳百祥真香。
不僅搭戲的過程中氣場絲毫不輸周星馳,而且大部分搞笑場景都是陳百祥親自設計的,比如多隆的女裝。
陳百祥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但年輕時也算是個小生。不過在劇中他絲毫不介意「扮丑」,甚至為了體現多隆欠嗖嗖的樣子,還會刻意進行丑化。
坐在監視器前的王晶看到這一幕眼睛都亮了,覺得自己撿到寶了。
最后索性連劇本都省了,王晶說:「只要能逗樂觀眾,你們倆隨便演。」
兩人相視一笑,躲到邊上商量了起來,再開機時就有了多隆那句經典台詞:「 卑職對韋大人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王晶拍這部電影陣容有多強大,看看那些幕后人員就知道。
作為永盛電影公司第一部投拍的清宮戲,向華強直接投資五千萬,并請了程小東、奚仲文、陳顧方、鐘志文等一眾實力派幕后團隊。
可見這部影片從籌備開始就是奔著「萬古流芳」去的,要說這里面唯一實力不足的,就是飾演康熙的溫兆倫。
當時溫兆倫雖然已經小有名氣,但在大熒幕確實沒什麼資歷,正巧這個時候「四大天王」中的一位想借這股東風。
身為商人的王晶當然不會放過如此良機,于是趁著向華強來探班時王晶便提議換掉溫兆倫。

可向老板覺得商人還是要以誠信為先,既然已經答應了溫兆倫,中途換人屬實有些背信棄義,于是在向華強的堅持下,溫兆倫得以繼續出演。
事實證明,由他飾演的康熙雖然青澀,但性格溫潤,正好與上躥下跳的韋小寶形成性格與畫面上的互補。
1992年,電影上映后在香港收獲票房4000萬港元,在寶島票房竟超過2億台幣。
瞅準時機的台商立馬要求出第二部,那就是屬于《鹿鼎記Ⅱ:神龍教》的故事了,此次暫且不表。
明知翻拍是一步險棋,但金庸武俠小說影視化還是層出不窮。如果說星爺版《鹿鼎記》是大熒幕上的經典,那陳小春的韋小寶則是在劇版中一騎絕塵。
不過這位被廣大網友譽為「最像韋小寶的韋小寶」,陳小春一開始卻被島導演李添勝「嫌棄」了。
作為金庸先生的骨灰級書迷,李添勝十幾歲就看完了金庸的作品,他熟悉作者想傳播的俠義精神,所以在他的鏡頭下既有比較濃厚的江湖氣息,也不缺那幾分人間煙火氣。

因此他締造出了最帥的楊過——古天樂,古靈精怪的朱茵版黃蓉以及黃日華版的喬峰大俠。
李添勝會導眼光更毒,他選角色有一個原則: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他拍戲不看演員的經驗與名氣,而是完全站在角色角度考慮,這也給陳小春提供了「撿漏」的機會。
不過開拍時李導的第一選擇是曾經合作過的黃日華,但這位靖哥哥太正派了,而且年齡偏大,穩重有余靈氣不足。

這時陳小春找到李添勝,準備毛遂自薦。可在李導眼中,陳小春這個「山雞」并沒有資格,首先一點,他不好看。
從李添勝的監制的劇就能看出來,他是妥妥的顏控,主角男帥女美是最基本的要求,陳小春不但稱不上帥,甚至可以說有點丑。
再加上當時他剛演完《古惑仔》,山雞哥的形象人盡皆知,李添勝下意識覺得他只適合演痞子。
不過面對這麼大塊「肥肉」,陳小春并不打算放棄,他將自己小時候生活的窘境,打工時遭受的冷眼全數吐露出來。最后放下一句話:「 我和韋小寶的區別就是我沒娶七個老婆。」
本著試一試的想法,李添勝將這個角色交給了陳小春。

這下壓力給到了山雞哥,除了仔細研究劇本之外,他還去請教了劉青云,劉青云一臉懵地看著陳小春說:「你問我還不如直接去問周星馳。」
一語驚醒夢中人,不過那時周星馳可是個大忙人,根本沒有時間來接待向他虛心求教的陳小春。
古有劉備三茅廬,今有陳小春七尋周星馳,終于星爺被他的堅持打動,直接傳授了演好韋小寶的四字真言: 色、玩、鬼、癡。
陳小春就像得到菩提老祖點化的孫悟空,時刻參悟著這四個字中蘊含的深意。

本來抱著嘗試態度開機的李添勝,沒想到陳小春會給他如此大的驚喜。他將這個毫無下限,卻重情重義的「小桂子」演得活靈活現。
他對康熙的真誠和袒護讓觀眾直呼小玄子和小桂子才是「真愛」。可玩歸玩鬧歸鬧,選老婆這件事兒真不能開玩笑。
98版之所以被廣大網友認可,與小桂子的7個老婆密不可分。七個人出身不同,性格不一,卻都同樣美麗,同樣愛著小寶。

為了還原金庸筆下的美人,李添勝可謂挑花了眼。最開始阿珂這個角色導演更屬意袁潔瑩,也就是周星馳版《鹿鼎記》大雙兒的扮演者。
袁潔瑩對李導的認可也非常開心,于是早早拍好了定妝照。但天不遂人愿,開機時因身體抱恙無奈辭演。
這時導演注意到了梁小冰,雖然是港姐出身,但步入影視圈后她先后與曾志偉、謝霆鋒、張家輝、周星馳等一眾大咖合作,實力不容小覷。

事實證明梁小冰確實不負眾望,在劇中分別飾演了阿珂與阿珂的母親陳圓圓兩個角色,以至于很多人在追劇的時候都沒有發現,母女倆其實是一個人。
七個媳婦中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就是建寧公主,劉玉翠之所以會答應出演這個刁蠻任性,膽大妄為的公主 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早年劉玉翠在公司不受重視,所以分配給她的都是一些不討喜的角色,《天龍八部》的阿紫是這樣,建寧公主也是如此。

劉玉翠則覺得,只要自己好好演定會有被領導提拔的一天。這里小編就要勸一句了, 在職場里千萬別做只會干活的老實人,適當地「表現」才能讓自己更有價值。
可惜劉玉翠并沒有體悟到這點,她也在一個個角色中被貼上了「刁蠻」的標簽,離主角之路越走越遠。
話題聊到這里都是圍繞著角色以及演員展開的,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片子本身,看過陳小春版的《鹿鼎記》,在和周星馳版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首先是故事節奏。都說電影是一門造夢的藝術, 所以電影是用一個故事來服務角色,故事的精彩片段也是主角的「高光時刻」。
在影版《鹿鼎記》中,周星馳以他標志性的「無厘頭搞笑」在塑造韋小寶這個人物,多隆、海公公、鰲拜甚至皇上都在為韋小寶服務。

電視劇則不然,因為時長的原因,電視劇可以有大量的鏡頭對每個單元發生的故事進行鋪陳,交代清楚事情的細節與發展動向。
由于是由多個故事組成,因此[高·潮]層層疊起,隨著劇集的播出,角色經歷的事情也就越驚險, 這種多層次、多角度的敘事手法才能讓故事與演員相互成就。

其次在劇版《鹿鼎記》中,特意設置了小桂子的「小劇場」,讓觀眾看到了他放蕩不羈、陽奉陰違、臨陣脫逃之下也注重情義,敢于擔當的「真面目」。
正是這點創新,讓人物更加鮮活立體。 這種表現手法是之前版本都不曾出現的,是屬于陳小春的唯一。
結語:關于這兩版《鹿鼎記》誰更經典的爭論一直存在,有人說星爺演的與金庸先生的原著完全不沾邊,但喜歡的人卻覺得星爺的韋小寶是加入那個時代小人物的縮影。
尤其在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上,真正的好演技,根本不需要台詞,往往一個眼神就夠了。
同時也有人認為陳小春版更勝一籌,因為劇本的每一處改編都是在準確判斷觀眾的好惡后的「神來之筆」。
而且相對于影版,劇版的小桂子也并沒有過多的主角光環,再加上陳小春多年在底層摸爬滾打的積累,從本質上更加貼合韋小寶的經歷。
有句話叫各花入各眼,小編覺得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一是因為它再難復刻,二是因為它可以成為后來者的典范。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兩部《鹿鼎記》都達到了要求,剩下的就交給時間與觀眾評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