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電價不漲」是假議題

2016-03-11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在其「產業之旅」中說,電價在我們預估的十年內「不會有大幅上漲的可能」;這與先前她在大選期間承諾選民「十年電價不漲」的印象頗有落差,因而遭外界質疑。蔡英文坦言,她不怪媒體過度簡化其電價政策,唯強調民進黨的電價策略有完整思考。
蔡英文在大選期間提出許多政見,卻少見對手挑戰,這多少與其謹慎的個性有關,她甚少提出自己毫無把握的主張。但在能源政策上,蔡英文受到各方的挑戰卻不小。尤其,她提出十年要推升綠能發電到五百億度的「超日趕德」野心,質疑聲浪很大,這又間接迫使她提出「十年電價不漲」的論調,以反駁外界指她發展綠能將導致電價大漲的批評。

從「十年電價不漲」修正為「十年電價不大漲」,說明這只是選舉語言;重點不在如何「不漲」,而在如何打動選民。蔡英文說,「十年電價不漲」是媒體過度簡化之詞;但就競選效果看,民進黨執政後「不漲電價」的印象已深印民心。因此,當蔡英文改口,說「不漲」其實是「不大漲」,外界自然要用放大鏡檢視。

蔡英文說,她對十年內電價不會大幅上漲有把握,是基於三個理由:一是落實節能,就不需要繳那麼多的電費;二是綠能價格現在雖高,但未來成本會降;三是民進黨要修《電業法》,推動電網分離,提高台電營業效率,電價會更透明合理。

這些理由,從現實面檢視,恐怕未必如蔡英文說的輕鬆。首先,落實節能可以讓民眾使用的電量減少,卻未必能使單位電價不漲。以台灣進口能源占總九十八%的高水位,台灣能源價格漲與不漲完全不操之在我。

包括台電決定今年四月降電價在內,過去一年台灣電價連三降,都是因為進口煤炭與天然氣價格大跌所致;而我國火力發電比重將近八成,電價才有連降空間。過去幾年國際燃料價格波動極大,油價可以攀升到每桶近一五○美元的天價,也可以跌至不及卅美元一桶;以如此大的變動,民進黨如何保證國內電價一定不大漲?

其次,綠能發電成本將隨著技術成熟與普及率提升而走低,這是大趨勢;問題在,台灣天然條件上發展綠能之限制,民進黨至今無解。諸如:缺電的北部日照天數不足,土地因素不利發展太陽能;不缺電的冬天,卻是風力發電的高峰。去年我國再生能源系統裝置容量占台電系統的七.七%,但實際發電量卻只占台電總發電量的二.八%,原因在此。就「發電」與「實際調度」而言,再生能源並無法達到如核能、火力等基載電力般的調度效率。

蔡英文主張台灣要在二○二五年成為「非核家園」,但以目前國內綠能發展的速度,要在短期內取代核能,連德國、日本都辦不到,台灣豈有可能?比較可能的途徑,還是用火力取代或作為過渡。國內林口、大林等新火力機組將在二○一九年前陸續上線,可彌補核一等核電廠除役的空缺;但火力發電的碳排放將影響台灣的減碳努力,其空汙隱憂也可能損害國人健康。

從當前國內供電情勢與國際能源價格走勢看,在短期內,台灣確實有可能「電價不大漲,也不會缺電」。然而,能源政策是國家三、五十年的發展大計,不能一味炒短線。日前蔡英文參訪氫能汽車,立刻喊出「氫能是台灣能源轉型的戰略選項」;事實上,台灣連廢核路徑都沒畫好,就要跳到發展氫能,這無異奢談要正在學步的嬰孩去跑百米,如何讓民眾信服?

馬總統任內因油電雙漲政策引發民怨,民進黨因而戒慎恐懼,唯恐重蹈覆轍。電價是關係民生之大事,確應謹慎處理,但一味在「十年不漲電價」的假議題中糾纏,反而可能錯失台灣長期能源發展的規畫契機。蔡英文在能源政策上必須務實,千萬不要見樹不見林。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