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區農改場開發蕃茄苗嫁接技術 凸顯台灣軟實力

▲台中區農改場舉105年研發成果發表會,有紅薏仁保健食品技術轉移、百香果宿根生產體系、蕃茄苗嫁接技術、出版故鄉好料理新書等,讓台灣農業注入更多學習力。(記者陳雅芳攝.2017.2.8) 大 中 小 台中區農改場舉105年研發成果發表會,成果發表包括開發紅薏仁保健食品技術轉移、百香果宿根生產體系創新生產模式、開發蕃茄苗嫁接技術,農改場輔導農會家政班編撰的「故鄉好味道料理」,專門介紹正港台灣味十足的家常菜,場長林學詩說,藉由成果發表,就是要讓各界見識台灣農業的軟實力。薏仁很容易因貯放不當產生黃麴毒素,台中農改場副研究員陳裕星說,根據中醫典籍,薏仁有清熱、利濕、健脾、美白、消水腫功能,台中農改場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台北醫學大學合作試驗,研究證實全穀薏仁確實可降低動物血液及肝臟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等。台灣一年粗估有9千萬株番茄苗的需求,但在農村長期季節性缺工下,各種苗場面臨長期聘不到工人、也找不到嫻熟嫁接的能手,助理研究員張金元成功研發單人操作的番茄苗嫁接機,可以協助嫁接苗業者在生產旺季時分擔作業勞力,並紓解苗場缺乏嫁接專業技術工的窘境,在高齡、缺工的農村,很受用。研究人員張富翔利用更新修剪方式,建立「百香果宿根生產體系」,只要在春季除去百香果植株舊有側枝,保留一節主枝讓它重新萌芽生長,就可部分取代年度更新種苗需求,不僅節省成本、縮短栽培時間,更可讓農友免於因種苗供應限制而影響種植時間。
▲台中區農改場舉105年研發成果發表會,有紅薏仁保健食品技術轉移、百香果宿根生產體系、蕃茄苗嫁接技術、出版故鄉好料理新書等,讓台灣農業注入更多學習力。(記者陳雅芳攝.2017.2.8)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