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運動讓孩子快樂 可預防兒童憂鬱症

▲多運動有益健康。(圖/檔案照片) 大 中 小 運動的孩子,比較快樂!董氏基金會今(11)日引用國外研究結果指出,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較不易出現憂鬱症狀。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當運動達到很喘的狀態,大腦專注於運動與生理的當下,將降低兒童沉溺在負面情緒的機會,達到良好的情緒轉移效果。這一篇2017年發表於《兒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估計顯示,約有5%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其中有學習、行為、焦慮和注意力疾患,或處於壓力、經歷失落或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兒童有較高的罹患風險。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針對近800名6歲兒童,追蹤測驗4年,結果發現在6歲和8歲從事較多中度或劇烈(流汗且有點喘不過氣)的體能活動者,2年後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較低。經常哭泣、不講道理、難以溝通、出現分離焦慮、過度誇大自己的不好、產生憤怒或敵意、覺得大家都在說自己壞話、被動的人際互動,甚至出現退化性行為,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吳佑佑提醒,憂鬱的孩子不一定會對原先喜好的事物失去興趣,雖然專心度與耐受力會變差,沒辦法讀書,導致學習與成績退步,但仍會看電視、上網、打電動,常造成家庭衝突。她建議,兒童憂鬱症的治療應即早介入,而運動可以是輔助治療方式,藉此增加社會互動的訓練。葉雅馨強調,運動是可控制的行為,可以自行訂定運動的時間與目標,透過練習讓運動事項變得熟悉,兒童容易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且董氏基金會2011年調查發現,有運動習慣的父母其孩子的運動比率較高也較不憂鬱,鼓勵家長多陪伴孩童一起運動。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