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性猝死,業餘運動員應該如何預防?

運動性猝死,業餘運動員應該如何預防? 2016年6月18日,第十七屆三夫國際鐵人三項賽在北京平谷金海湖風景區舉行。正當比賽順利進行時,一場悲劇突然發生了。一位1978年出生參加體驗賽的女士在終點前50米處突然暈倒,救護車隨後立即趕到,被送往醫院後經搶救無效身亡。比賽當日氣溫較高,身亡選手具體是因為中暑還是心臟問題慘遭意外還不得而知,但這場悲劇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見的。2014年到2015年,國內馬拉松賽場上兩年內就有7例猝死事件;去年安貞醫院報告了清華大學一高才生打籃球突然昏迷,後因心肌梗死導致多臟器衰竭而不治身亡的病例……自行車公路賽事迷應該都很了解,在職業賽事史上嗑藥最瘋狂的時期,車手會猝死在賽場上。然而近兩三年,馬拉松、鐵人三項等耐力運動越來越火熱,參與人群呈井噴狀增長。但很多新進入的選手在參賽前沒有進行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又在比賽過程中過分地挑戰自己的極限,給自己的生命帶來潛在危險。運動性猝死不是職業或專業運動員的專利,也不是年長選手的專利。我們必須強調的是,運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參加比賽一定要對自己和家人負責!運動性猝死在跑步項目中的發生頻率最高運動性猝死是一種運動性病症,是指人在運動中或運動後立即出現了相關症狀,最終發生非創傷性死亡。運動性猝死多因心肺功能問題造成。心源性猝死是運動性猝死的主要表現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心肌肥厚等。如上文所述打籃球的大學生被送往醫院後檢查,確診為先天性冠狀動脈開口畸形,最終導致心臟前壁大面積心肌梗死。 有統計顯示,每年我國猝死病人大約50多萬,近80%發生在家中,20%發生在路上或公共場所。其中青少年約占30%,男性多發,約為女性的4倍(注意這裡不是僅統計運動性猝死)。我國運動性猝死涉及運動項目很廣,幾乎各個領域都有沾邊,曾經有一組調查數據,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跑步(33.98%)、足球(10.68%)、籃球(8.74%)。可見,運動性猝死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運動性猝死並非簡單「運動過量」一個熱愛運動、體能充沛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命喪運動?常說運動是良醫,運動是良藥。不假,人在運動時會有一種「亢奮」感,這是因為副交感神經張力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加強,運動激素不斷上升後刺激心跳增快的結果。與此同時,房室傳導的改變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舒張期縮短,血流流入冠狀動脈的時間也變短。該生理過程對健康人而言,即使是高強度也只會引起良性心律失常(如早搏),及時休息就能復原。 可見導致運動性猝死的原因並非簡單的運動過量,造成嚴重後果的常見原因實則是各種心臟疾患(這也是「心源性猝死」在猝死中占比高的主要原因)。可是誰能擔保經常運動的人、有著良好體質的運動員就沒有這些病呢?有些人看上去特別健壯,實際情況是某些心臟疾病早已存在,只不過風平浪靜時不顯山露水,只在運動後心臟負荷增加到一定程度,病變部位才有可能出現問題,當心臟無法承受時就會出現嚴重的心臟病事件。從事體育的人都知道,在對出現心臟症狀或體徵的運動員評估時,判斷潛在心臟病的有無意義重大!早發現早預防潛在的心臟病對年輕人來說,潛在的心臟病大都是「心臟結構性問題」,如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以及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瓣狹窄和冠心病等。如果在心臟聽診時可聞及粗糙的收縮期雜音,就要著重考慮肥厚型心肌病,可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 還有一些人在發生猝死前表現出暈厥或心絞痛等症狀,則患有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的可能較大。目前冠狀動脈畸形可以通過手術矯正,因此在出現臨床可疑症狀時應儘早進行超聲、造影等臨床檢查。心肌炎患者在心肌炎的急性期和康復期皆可發生猝死,因此一旦確診心肌炎,至少要康復6個月方能開始運動。冠心病在年輕運動員猝死中的比例不算高,卻是絕大多數35歲以上運動員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選對適合自己的運動「較真」的人會通過健康篩查和問卷調查精打細算。如專業運動員在冬訓開始前都會參加體檢,有專門的心肺功能測試。當然,普通人在運動前即使不做健康篩查,也至少要有這樣的意識。先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運動。既往有心臟病史、暈厥病史,以及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不要長時間劇烈運動;如果運動中出現胸痛、胸悶、頭痛、頭暈、異常疲勞等情況(可能就是先兆),必須馬上停止訓練並及時就診。 科學選擇運動時間。人在寒冷時血管收縮,會增加心臟負擔,容易出現心臟問題。所以,冬季理想的鍛鍊時間為下午三四點鐘。要避免陰霾、空氣品質不好時外出運動。另外,心臟病患者游泳時要選擇溫差不是很大的游泳館,千萬別冬泳。要科學運動。運動前充分熱身,適應激烈競爭環境,運動中適量補充水分;運動中不宜盲目堅持,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如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大汗淋漓、暈厥、胸痛、胸悶、胸部壓迫感、眩暈、眼前發黑、頭痛等,應及早終止運動。運動時要抱著娛樂的態度、合理安排時間和強度,不要隨意跟別人比賽競爭、逞一時之強。如何預防運動性猝死 定期體檢非常重要,特別是心血管系統。對於運動員來說,在參加劇烈運動或比賽前更是如此,同時要加強運動現場的醫務監督。對運動員的體檢要更加嚴格,包括心臟負荷試驗、超聲心動圖檢查、負荷心肌核素灌注顯像、腦血管造影等。運動時要控制好靶心率。非運動員運動時的靶心率應控制在最高心率=(170-年齡)×85%最佳,而心血管病患者的運動靶心率則應在無氧閾值心率以下。運動中有任何不適應當及時去醫院就診。保持適當運動量。切莫忽視健身的本質是為了強身健體,從健身角度而言,運動量不適宜過大。自身狀態不好或極度疲勞時不適合做激烈運動。最好不要在日曬強烈的白天出門鍛鍊。因為清晨是交感神經興奮高發的時間段,因此也不適宜鍛鍊。建議此季儘量在傍晚出門活動,防止日曬中暑或發生運動意外。運動時宜身穿寬鬆、吸汗的衣物,隨身帶一瓶水,防止脫水。做好以上這些注意事項,就能較大程度地避免運動時發生心血管意外。祝願每一位參加健身的人都能享受到健身的安全和身心的愉悅。 來源:www.biketo.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