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癌症放化療副作用 左旋麩醯胺酸功效受矚目

▲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醫師(右一)和三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吳昌杰醫師(左一)。(圖/公關照片) 大 中 小 有關「L-Glutamine(左旋麩醯胺酸)」對於癌症病患接受化放療以及術後的副作用,近期有很多討論,甚至是從營養支持的角度來看,也受到多數臨床醫師的肯定。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醫師指出,現在外科已經進入微創、精準醫療的時代,例如病人花了較高的醫療費用接受達文西手術,而且手術很成功,但是術後卻因為病患營養不足,造成手術的併發症,反而功虧一簣。他以「請客」做為比喻,術後的營養補充就如同請客,賓客享用之前頂級的菜餚,但是主人卻為了節省酒錢,捨不得開最後的兩瓶酒,讓客人無法盡興,請這頓飯不就很可惜。梁金銅醫師說,以胃腸道外科醫師的立場來看,左旋麩醯胺酸是胃腸道細胞的能量來源,臨床證明使用左旋麩醯胺酸,腸道黏膜較不容易萎縮,讓腸道功能儘快恢復,促進腸胃道黏膜能夠儘快再生。但因為左旋麩醯胺酸是以腎臟代謝,所以腎功能較差者並不適合使用。有些癌症病患接受化療藥物造成的神經毒性,產生手麻腳麻的副作用,適時補充左旋麩醯胺酸,對於緩解手麻腳麻情形是有一定的幫助。至於坊間流傳癌症病患補充左旋麩醯胺酸的同時,也會將癌細胞「養大」的說法,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吳昌杰醫師表示,這樣的論點是錯誤的,因為癌細胞要能快速生長就是要靠葡萄糖,因為葡萄糖不需要轉換直接變成熱能,即可生長。相反的,雖然左旋麩醯胺酸是細胞生長所需的一部分元素,但不見得代表它就是直接促進癌細胞生長,而是要有適當的環境,搭配癌細胞的特性,並非癌細胞的生長都要靠左旋麩醯胺酸,或許是其它因素改變了它的生長速度。吳昌杰醫師說,以大腸癌為例,手術治療的病人接受化療,不論是第三期或四期,某種程度會造成腸胃道黏膜受損導致腹瀉,以及口腔黏膜破皮發炎,每天額外補充20~30公克的左旋麩醯胺酸,對於症狀有一定成效的幫助。吳昌杰醫師強調,臨床經驗發現就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補充左旋麩醯胺酸,也有一定的改善。因為腸道持續發炎,給予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也有改善效果。也有一般外科教授表示,像是腹瀉,使用左旋麩醯胺酸也有改善,以及病人術後產生腸沾黏,或是狹窄、腸胃道不正常,補充左旋麩醯胺酸也有發揮穩定進步的功能。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