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為有資格可以說話的人,你必須先給自己創造資格才行!

“成為能說那話的人,你要先成為那樣的人,再說那樣的話。”——李笑來 我自己也思考,為什麼李笑來老師那邊有一個小型的閉門會議,邀請我參加。我擠時間也要從上海跑到北京去,自費機票、酒店錢,就為了聽他分享經驗。為什麼他說的話,我那麼的受用,聽的那麼認真? 因為他說的話,他都做到了,並且賺到了錢。去年我也聽過李笑來老師一場線下分享,他說:“我現在堅持的很多方法,講的很多話,十年前就講過,但那時候沒有人聽,更沒有人信,甚至把我當成騙子。” 我看過很多文章都說,我們不能錯把平台的光環當成自己的能力。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真的要找到一個更大的平台,十倍甚至百倍放大自己的能力,給自己找很多標簽,要不然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證明自己,除非有一天你的高度高到別人無法忽視你,你不需要任何背書。  清明假期,劉先生去北京看他媽媽了,我剛從北京回來就沒有去。恰好,小宋學長在他們學校值班,我就去學校找他了。 小宋學長,目前在上海一所高校做輔導員,他是我大學學長,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長得帥,183的身高,英語特別棒,考研英語考了79分。他太太是我們系的系花,比他還學霸,考研英語80多分。 小宋學長,研究生期間在上海新東方當老師,很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愛。現在,在高校,他講得幸福課特別受歡迎。他一直想在積極心理學的領域深挖,當一個教書育人的好老師。 研究生畢業,他考上了博士,迫於生活壓力,沒有去讀,選擇了工作,這件事情他也沒有後悔。如果先讀博再工作,估計房子沒有買,孩子沒有生。現在,他在上海100多萬買的房子,漲到了400萬,兒子已經2歲了。 人生就是各種取捨,但他沒讀博這事兒確實影響到他的事業了。他出去做一些分享,一介紹自己是研究生,高校輔導員,大家就沒有太大興趣了。他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證明自己。 所以在緩解了生活壓力後,他立刻開啟了考博之路,算下來一共考了5次。為什麼一定要考博呢?如果不考,很多機會都沒有。 2016年,他考上了博士,大家一起交流,一個院領導問他在哪裏當老師?他說是輔導員。領導說了一句:“怎麼現在連輔導員也都可以讀博了?” 那個時候,小宋學長挺難受的,因為輔導員在大家眼中是搞行政的,沒有什麼學術能力。 可小宋學長並沒有氣餒,他們博士一起上英語課,老師播放了一段英文視頻,讓他們複述,當時,沒有人舉手,小宋站起來複述了,發音標準,幾乎把整個視頻的內容都較為完整的複述了出來。 大家都震驚了。後來,導師交給他的任務,他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這樣他漸漸得到了大家認可。當再需要自我介紹時,他說他是某某校的輔導員。身邊人會給他補充:“小宋老師謙虛了......”大家巴拉巴拉誇他一頓。 這樣的反差效果很好,可是不了解他的人,依然不知道他的優秀。你說了什麼真的不重要,你是誰說了什麼才重要。 小宋學長講課那麼好,曾經被學生投票選為學校最受歡迎的老師。選修課80人的名額,教務系統里報名300多人。可因為他是研究生,他是輔導員,只能上上選修課,無法以一位專任教師的身份,站在講台上講課。  能力有時是多麼虛的一個東西,在我們當下的社會,最不缺的是有能力的人,而是在篩選的門檻前,你有沒有得到認可的標簽。 同樣,作為來自曲師大這個很普通的大學,我們證明自己的路走了很久很久,大家都有點惺惺相惜,很理解彼此所面臨的困境。 小宋學長畢業那年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可是他沒去,第二年,導師更希望招一個非在職的學生,所以就不要他了。他換了一個學校考,第1次,這個導師隻招一個,2選一,他落榜了;第2次,還是這個導師,競爭對手是另一個學校的老師,導師也很猶豫,他又落榜了。 第2次落榜後,他給導師委婉地寫了一封信,導師竟然回了,並且給了一條建議:如果你明年還準備考的話,建議爭取多發表一些學術論文,使你的成果更有學術分量。 他覺得導師給了一個積極的信號,第3他考上了。其實,他面臨的壓力很大,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出去講課賺錢養家;孩子小,還要多抽時間陪伴他;同時要複習考試。 再有身邊人異樣的眼光,他有工作,每次考試都要去人事處報備,人家都問他:“考了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沒有考上?” 第三次還是出了一點小問題,導師問他:“能不能脫產學習?”他有點懵了,不脫產可能不被錄取了;脫產,如果學校不放人,他可能要辭職,養家的壓力依然很大。 為了全力爭取學校領導的批準,他提前準備了幾個附件,國家關於支持輔導員讀博的政策,上海針對輔導員讀博的政策......所有可能用到的資料他都準備齊全了,並且針對他的工作,他提出了解決方案。 大家說周一開會討論,下午4點他就需要拿到這個證明。這一天真是爭分奪秒,在3點的時候,他拿到了,打車給導師送去了。 而他老婆,我的學姐,研究生去了北師,心理學最好的學校。現在,工作很好,導師問她:“要不要回來讀博士。”這就是名校研究生和非名校研究的差別,同樣本科差別更大。 在《少有人走的路》開篇,斯科特·派克就提到:“人生苦難重重。”其實,一路走來,我們一直在突破自己,可是突破自己真的非常難,可是不突破就要處處受限。 我們的痛苦有兩種,一種是積極的痛苦,就像學長為了考博,為了得到認可所付出的努力;一種是消極的痛苦,不做任何努力,安於現狀,其實就是逃避的替代品,這樣一退再退,最後沒有路可走。這種逃避的心態,也是引發心理疾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小宋學長選擇了第一種痛苦,面臨困難,他一直沒有甘於現狀,而是繼續在專業上深耕,抓住每一次出去分享自己專業的機會,並且長期寫文章,輸出心理學的內容。 如果,他選擇了第二種,甘於走行政路線,可能就沒有機會做自己喜愛的講師,人生的可能性少了很多,賺錢也很少,養家壓力會很大。 最近,我也開始準備MBA考試了,爭取今年一定要考上複旦、交大等其中一所學校,對於已經工作和結婚的我,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準備時間不足。 如今MBA考試越來越難,學費越來越高,複旦的MBA兩年半,學費33.9萬。劉先生說這真是一件費時間費錢,沒什麼用的事情,並不值得做。可是複旦畢業的他,對於我面臨的困境很難感同身受。 我和學長講:“MBA最大的門檻不是考試,而是學費,不菲的學費已經篩選掉很多人,能夠拿出時間和錢,並且能考上的人,不會太差的。門檻越高,含金量越高,越值得一考。” 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更多不是看書,而是社交。這個社交還不是你見到人家就問一堆問題讓人煩,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思維方式的改變,還有就是強大的校友圈。如果考MBA沒用,那為什麼學費每年漲呢?越來越多的人擠破頭要考呢? 前段時間,馬思純生日會,我去探班,回來我也一直反思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都盯著馬思純和盛一倫問各種問題,而旁邊站著的男二女二號,沒有一個人提問他們。為什麼王寶強離婚,我們那麼關注,隔壁王大爺離婚,怎麼沒有人關注? 當然,很多人會想,我不需要別人關注,不需要別人重視。可無論任何環境,但凡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得到機會,要不然沒有人會認可你。  我看到身邊很多朋友,一直不肯放鬆努力,考注冊會計師等各種含金量的證書,去名校或者國外鍍金,去大公司工作......其實,換位思考,考上名校,意味著他青春期是一個很自律的人,真正的天才很少,大都靠努力。 如果想讓別人重視你講的話,你的建議,只是聲音大沒有用的,這取決於你是誰。同樣,你想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你的能力只是最基礎的,而附加在你身上的很多東西,才能決定你是否得到這個機會。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一件事情,才能有資格去講出來,沒人願意聽隻說不做的人。一路走到現在,我越來越明白自身實力和所處平台的重要性。 最近,我要去做幾場分享,所有方法,我都實踐了很多年,同樣沒有多少人會聽,而現在我講出來,願意相信的人就很多。未來,人與人之間最大的競爭應該是影響力。 放棄所謂的迷茫,做好眼下事,成為有資格說那話的人。
  • 資格
  • 自己
  • 學會
  • 說話
  • 一定要做到
  • 研究生
  • 生活壓力
  • 賺錢養家
  • 自我介紹
  • 自己的路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