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舒淇「父親」,前女友自殺,57歲娶小25歲的新娘,一生如戲卻是台灣最貴的演員!

他是德高望重的老戲骨,一生沒得過金馬獎,綠葉角色無數,卻是台灣「國寶級」的演員;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他更是著名的劇作家和導演,台灣現代話劇的開拓者,擁有「百科全書式」的表演功力。他就是話劇愛好者心中神一樣的人物——金士傑世界在變,他卻一輩子專注自己的這一門手藝,那就是演技。 有人曾用「綿裏藏針」來形容他的表演,挑個眉,甚至連抬頭紋都有戲。《繡春刀》里,他演的魏忠賢乖戾奸詐,蒼老佝僂的閹殘之軀住著一個鬼魅,恰似隱身洞穴里的老蝙蝠,讓人不寒而慄;《師傅》中的天津第一鄭山傲,氣勢威嚴,老謀深算卻跳進別人的陰謀,丟掉一生驕傲,最後閉門謝客,遠走他鄉。喜怒哀樂間他收放自如,演得特別有意思。 無論正派反派,奸佞亦或深情的,他都遊刃有餘,早已超越了角色本身。但比起他演的那些角色,他如戲如夢的一生,演的最好的角色就是一根筋,違時絶俗的自己。從小醜到戲劇大師1951年,金士傑出生於台南眷村。眷村是那個特殊年代,一部分人從大陸遷徙到台灣後政府為配置的村落,因為遠走他鄉,眷村人身上有種與生俱來的敏感悲情。 那裡每天聚集了天南海北的人,南腔北調,燒餅夾著油條吃。於是他從小就聽說了很多五彩斑斕的故事,對外面的世界有了渴望,他的文藝夢也由此而來。因為家庭貧寒,童年隻能在竹蓆上對著星星說話。年少便情感細膩多思,是標準有為的文藝青年,每天讀書思考,喜歡話劇寫故事,胸中有很大誌氣,一心想要「寫一個故事」。長大後他討厭主流思想,厭倦聯考壓力,出於對父母的交待他報考了分數較低的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後成了名獸醫,但這並不影響他想要搞文藝的誌向。 每每當工友收工打牌,他就趴在潮濕悶熱的倉庫里,孤立在人群之外,埋頭寫作,幾個小時連姿勢都沒變。工友還嘲笑他:「做著窮酸文人的夢。」27歲那年,他覺得自己該出去了。便將行李打包一提,隻身來到台北,追求自己的文藝夢。那時他一邊做苦力,一邊參加一些零星演話劇的活動,一來二往中認識了不少像自己一樣自詡的「文藝青年。」1980年,他與幾個好友共同創辦了蘭陵劇坊,全憑著一股子熱情。那時台灣的舞台藝術幾近一片空白,他就憑著自己的直覺來摸索。 蘭陵「三寶」李立群、金士傑、顧寶明可是藝術養不活人,蘭陵劇坊當時就面對這個問題。很多成員都是當做X好來做,隻有金士傑拿來做全職,從編劇到演員親力親為,經常弄到食不果腹。那時他經常去朋友李昂家蹭飯,不上桌隻吃剩飯,給他加菜了還不樂意不開心。雖然搞藝術苦,他卻甘之如飴,對外號稱蘭陵劇坊為「丐幫」劇團,詼諧下盡是心酸。為了演好話劇,團員在他的帶領下,嚐試各種表演形式,他每天都要對著鏡子研究自己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反複演練,力求完美。其實當時很多核心人員,如果不是敬佩他對藝術的執著和他的說服,人早就因為太窮而跑光了,這個劇團也就不複存在了。 好在功不枉使,蘭陵劇坊真正開始名聲大躁的是他自編自導的《荷珠新配》,一經上演,便引起話劇界轟動,成了台灣大學生最喜歡搬演的戲劇,可以說這部話劇開啟了台灣現代劇場的序幕。想當初不久之前蘭陵劇坊剛成立,成員都是一些歪瓜裂棗門外漢,如今演員台前迎接掌聲,金士傑卻躲在幕後獨自抹淚。多年苦心孤詣,終是有了迴音。 但他還是拒絕台前接受讚揚,「才起步不習慣接受那麼多的掌聲,而且演話劇不是一夜出名的事兒,這是個踏踏實實得鑽研一輩子的東西」他就是這樣一生隻做一件事,固執倔強古怪到有點不合群。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topnews8.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