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血案被寫成歌謠? 英離奇殺人藏於童謠中

鵝媽媽童謠的由來:
十七世紀時,法國的詩人、學者兼作家夏爾‧貝洛(Charles Perrault)出版了一本相 當知名的童話故事集:《貝洛童話集》。之後,這本童話集被翻譯成英文且在英國 大受歡迎,其副標題「鵝媽媽的故事(Mother Goose’s Tales)」也為英國人所熟知。十八世紀開始,英國出版了不少與鵝媽媽童謠相關的書籍。其中首屈一指的是英 國童書界舉足輕重的出版商約翰‧紐伯瑞(John Newbery)出版的《鵝媽媽之歌:十四行搖籃詩(Mother Goose’s Melody, or Sonnets for the Cradle)》。自此之後, 在英國只要是繪本或與傳統童謠相關的作品全都冠以「Mother Goose NurseryRhymes」或「Mother Goose」的標題了。

《鵝媽媽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有的長達數百年,總數約有八百多首。但是其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是,其實有部分的鵝媽媽童謠狠血腥,其中又以《麗茲波 頓拿著斧頭》這首讓人聽了直冒冷汗。不過也有專家反駁這首童謠並非出自於鵝媽媽,而是此殺人案民間傳唱的歌謠。




歌謠內容: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麗茲波頓拿起斧頭)
Hit her father forty whacks.( 砍了她爸爸四十下)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當她意識到自己做了甚麼)
She hit her mother forty-one.(她砍了她媽媽四十一下)

歌謠中這殘忍的弒父殺後母案,並非虛構而是真實發生過。這起血案發生於1892年8月4日的美國麻州的瀑布河城,1892年美國麻薩諸塞州 (Massachusetts)的Fall River發生一宗十分著名的殺人懸案,它甚至被吹捧成歷史上最完美殺人案。民間推測的行凶過程應該是那天一大 早,33歲的麗茲波頓(Lizzie Borden)靜悄悄地走上二樓,進入客房,然後舉起手中的斧頭,發狂似的朝熟睡中的後母猛砍19下,直到頭顱快剝離身體為止!接著她冷靜地清理現場,等父親安德魯.波頓回家後,再用同一把斧頭狂劈親生父親頭顱10下,波頓先生其中一隻眼因重擊而接近脫落!連殺2人後,麗茲波頓再 向眾人呼救。她為何會犯下此案,民間普遍認為因為麗茲波頓跟後母的感情不好,再加上她的父母如果都死了,她就可以繼承銀行家父親的大筆遺產。但是這個是民間推測。





案件經法庭兩星期的審訊和陪審團一小時的退庭商議,麗施最終被判無罪釋放。在庭上麗施否認自己想詐騙父親的金錢。審訊結束後不久,麗施得到一份遺產,價值二十萬美金,相等於現在的五百萬美金。她利用這筆金錢,買了間大屋。她從此低調的過活,直至死於1927年。但至今人們並未有停止談論她,針對她的言論亦未休止過。



民間資料顯示,當時的陪審團到法官清一色全部是男性,麗茲波頓在受審的時候,擺出一副「可憐柔弱女子」的態勢,再加上缺乏有力的犯案證據以及目擊證人,所以下至陪審團上至法官,沒人相信她殺了父親跟繼母。



麗茲波頓被釋放後和姊姊共同繼承父親的龐大遺產,她賣掉凶宅,搬離老家。之後醉心於戲劇與文學。麗茲波頓於1927年過世,死時67歲。她將大筆財產捐贈 給「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這愛護動物與凶殘殺手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讓麗茲波頓的生平,更增傳奇色彩。她到底有沒有殺人,也成了世紀謎案。



《鵝媽媽童謠》的寫作年代狠模糊,有人說是18世紀,也有人說是14世紀。據說當時血腥暴力是被允許的,再加上西方人並不像東方人一樣忌諱「死亡」,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當時的寫作題材。

《鵝媽媽童謠》雖然暴力血腥,但也反映了當時西方社會的真實面貌,讓一般農夫、詩人或小孩隨口朗誦流傳著。內容也因此無奇不有,甚至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






VIA 要常來/網路整理





本帖最後由 peanutgeneral 於 2015-6-25 15:30 編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