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太空技術將超俄羅斯 美應展開合作

11月7日報道 美媒稱,人們如何利用太空,什麼人在利用太空,這個問題對於地球人來說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到目前為止,美國在太空開發和利用方面領先全球,但中國決心縮小差距。北京已經決定要成為一個太空大國,再過20年,中國便有可能超過像俄羅斯這樣的元老,有一天甚至可能成為美國的對手。美國《福布斯》雙月刊網站11月1日發表文章稱,然而,華盛頓和北京很少把對方看成是太空領域的合作夥伴。雖然中國方面多次試圖與美國合作,但由於中國的太空項目是保密的,美國領導人一直對北京的意圖持懷疑態度。華盛頓擔心中國「偷竊」技術,還擔心中國將太空領域的民用和商業進步運用到軍事上。 資料圖片:2008年9月27日,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出艙活動任務的航天員翟志剛出艙後揮動中國國旗(攝於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螢幕)。 新華社發文章稱,實際上,現在美國同中國的競爭在某些方面有點像冷戰時期美國同前蘇聯的太空競賽。不過,今天的競賽是在一種完全不同的氛圍下進行的。太空不再是軍方的專利,隨著天空變得日益擁擠,意外衝突所造成的損失正在上升。當今許多民用太空項目都在努力增加日益削減的預算以應對開支的攀升,大多數國家都無法獨自開展宏偉的太空項目。美國和中國也不例外,儘管它們彼此懷疑,它們也許別無選擇,只能相互合作,以實現它們在太空的一些共同目標。 幾十年來,美國目睹中國太空項目迅速崛起,感到日益恐慌。這種恐慌最初並未阻止美國公司利用中國的發射系統將衛星送上軌道。不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經過一系列的失敗之後,美國開始遠離它的中國競爭者。儘管許多外國合作者相信,與中國合作的利益遠高於風險,但美國的擔心卻從未消失。太空操作成本的日益增加使全球民用和商業太空項目處境艱難,中國巨大的資源可以為它們帶來急需的資金注入。另外,很少有哪個國家會像美國這樣將中國視為一個軍事對手。例如,華盛頓的好幾個歐洲盟友都在遊說讓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但美國堅決反對。 文章稱,中國正努力轉變成一個科技強國,中國太空計劃的民用和商用領域將使中國朝著這一目標邁進,同時帶給中國人民強大的民族自豪感。面對水資源缺乏、城市擁擠、環境惡化、農業生產力有限等問題,從太空收集的數據對中國的政策決策者們具有無限的價值。文章稱,中國民用和私營太空產業的崛起還將影響北京的海外政策。中國希望有一天能將其太空產業作為與那些沒有太空能力的國家建立關係的基礎。(中國已經在農業等領域在發展中世界採取類似戰略。)例如,北京計劃在那些參與其「一帶一路」計劃的國家採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還邀請其他國家就其計劃中的空間站進行研究。 不過,中國尋求合作的努力絲毫不會減輕華盛頓對中國太空計劃的擔心。事實仍然是,美國和中國是強烈的地緣政治對手,北京將繼續著眼於其軍事目標打造其太空產業。意識到這一點,華盛頓無疑將繼續限制對華進行太空相關技術出售和轉讓,不論這會給美國太空部門帶來怎樣的損害,因為中國會轉向世界上的其他公司和承包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將願意或者能夠在所有太空相關事務上將自己與中國隔絕開來,就像當初它對待前蘇聯的態度一樣。文章稱,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有時候可能會比較冷,但這不是冷戰。而且在當今環境下,獨自探索太空已經不可能。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預算連續多年被削減,為了實現目標,該機構已經被迫在國外尋找幫助。隨著中國能力的增長,並最終超越它在歐洲和俄羅斯的競爭對手,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不可避免地與中國進行更長久的合作。美國的私營太空公司也是如此,它們很可能會加大對華盛頓的壓力,要求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聯合項目允許美國航空航天局與中國合作。 與此同時,隨著擁有太空能力的國家和公司數量暴增,在太空應對一些共同挑戰的全球努力將使得隔絕中國的努力更為困難。監測和跟蹤太空垃圾(漂浮在軌道上能嚴重損壞衛星和太空梭的碎片)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關心的問題,對此美國也十分關注。但沒有北京的幫助,美國無法確保其衛星不會被這些碎片碰到損壞(或者處理其他國際太空問題),特別因為中國很可能在未來20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衛星運營方。另外,由於太空正成為一個每個國家都可利用的公共空間,由此產生的新問題的外交解決方案不可能沒有該領域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的參與。 文章稱,太空政策的制訂正變得日益複雜,因為太空項目的商用、民用和軍用界定已經越來越困難。使事情進一步複雜化的是,太空相關技術通常既有商業應用,也有軍事應用。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不可能忽略太空技術進步對各自軍事能力的影響。但有一點也日益明晰,即沒有對方的幫助,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不可能實現其太空使命。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