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滅絕的生物---鼻行獸

感謝laingg會員熱心提供
此消息已被證實為謠言   詳情請看
用鼻子行走的「鼻行生物」? 謎樣的幻想生物



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島上,生息著一種奇妙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形態如此奇特,遠遠超出了人們的常識:腦袋朝下,尾巴朝上,倒著走路。這就是“鼻行類動物”。如今這種奇異的動物早已因人類的過錯而滅絕,我們只能從早年科學家的記述中去一睹它們的“尊容”

鼻行動物的故鄉

在南太平洋哈伊艾伊群島上生息著一種奇妙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奇形怪狀遠遠超出人們的常識 腦袋朝下、尾巴朝上,倒著走路,這群另類的精靈在動物分類學上被稱為“鼻行類動物”。

位於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島,於1941年由瑞典人謝姆維斯特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謝姆維斯特從日本戰俘營裡逃脫,漂泊到了哈伊艾伊群島中的哈伊達迪菲島上。這是一個南北長32千米、東西寬16千米的小島,由石炭岩和粘板岩構成,上面還聳立著一座高為1 752米的活火山。

哈伊艾伊群島的氣候全年變化不大,人們對其上生長的熱帶植物的情況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發現許多古生代的特有種群。從地質上看,群島地層幾乎全是古生代地層。儘管總面積僅1690平方千米,但是島上特有的奇異生物群比紐西蘭群島的還要豐富,這意味著該群島自古以來就存在,或許是在白堊紀後期就從大陸分離出來了。島上曾經生活著土著居民700多人,他們把這個小島稱為“太古之島”。但遺憾的是,島上的土著人被後來登上島的外來者攜帶的流感所傳染而滅絕了。

在群島中的馬伊爾維利島的東海岸有一座達爾文研究所,供國際生物考察隊在此進行研究工作,也就是在這裡科學家發現了奇異的鼻行動物,並獲得了大量的生態觀察資料和記錄。鼻行動物的發現及其科研成果轟動了國際動物學界,被一致認為是20世紀動物學領域裡最偉大的發現。

遺憾的是,1957年在南太平洋進行的一次秘密核武器試驗讓群島瞬間消失了,整個鼻行類也隨之消失了。從1941年發現到1957年滅絕,鼻行動物展現在人類眼前僅僅只有短短16年,連一個活標本也沒留下。所幸的是,動物學家哈拉爾特‧施頓普凱留下了一本彌足珍貴的著作 《鼻行獸》,書中記錄了各種此類動物的解剖圖和生態圖,為後人了解鼻行類動物提供了難得的資訊。

哺乳類中的特殊種類

鼻行類動物是胎生哺乳動物,僅就目前所知,它們擁有一個很大的家族,共有14科189種,在生物進化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它們的祖先很可能是一些食蟲類動物,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鼻行類動物的最大特徵是它們的鼻子構造極為特殊,有的種類只有1個鼻子,有的則有4個鼻子或更多。它們的鼻子千姿百態,奇形怪狀,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蝸牛。鼻行動物的鼻子有眾多功能,鼻子不但可用來爬行、跳躍,甚至還能用來捕捉蟲子,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主要作用還是移動身體、支撐身體,這在為數眾多的脊椎動物中還是僅有的,難怪有動物學家給它們的鼻子起名為“鼻性步行器”,簡稱“鼻器”。所謂“鼻器”只是一種功能性概念,並不是形態學上的概念,與象、豬或其他動物的鼻子不可同日而語。

鼻行類動物的另一個特徵是四肢逐漸退化。它們的四肢作為移動器官早已失去了本來的功能,其功能已由鼻子取代。後腿有的退化成兩條短小的贅物,有的乾脆就消失了。而前腿作為一種抓握東西的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

鼻行類動物的第三個特徵是大部分體表有毛,皮毛有各種顏色,有的身上甚至有硬鱗。皮毛一般細膩、有光澤,十分漂亮。而在足尖、耳朵、頭部沒有毛。

鼻行類動物的第四個特徵是尾巴比較發達,有的尾巴比身體還長,尾巴不僅能套取食物,有的甚至還帶有毒鉤,能置敵人於死地。

鼻行動物的繁殖力不太強,一胎只懷一個仔,很少一胎多仔,妊娠7個月到1年。由於棲息的群島天敵較少,所以存活率較高。

這種鼻行動物性格溫文爾雅,白天在洞中蜷縮成一個球睡覺,到了夜裡才從洞口向四周伸展出4條或6條帶狀的東西。這些紅色的帶子寬2~3毫米,長達30厘米,在漆黑的夜晚猶如閃光燈似地閃爍著吸引昆蟲來到近旁。其實,這些帶狀東西就是鼻行動物的鼻子,上面具有黏液,能捕捉前來的昆蟲。這種鼻行動物警惕性很高,一旦有光照到洞口,它們立即麻利地退縮進洞中。

另外,還有一種全身長著長毛被稱為“長毛鼻行獸”的。這種鼻行獸仿佛是靠父系社會維持著,以年長的雄性為首帶著一小群生活。它們以胡蘿蔔為食物。4個管狀鼻子粗壯有力,只輕個體或雌性不一樣,銀灰色的尾巴非常醒目,它們揮動尾巴便能引起群體的追隨效應。早先的動物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即人為地把尾巴染成金黃色的雌性放入群中,結果同樣引起了追隨效應。

[ 本帖最後由 dumbmotor 於 2008-1-5 13:29 編輯 ]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