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中國培養的飛彈大師逝世,但他一句愛國語言足令洋奴羞愧

2016年4月14日,著名飛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梁思禮逝世。為何中國最高領導人對梁思禮的逝世發唁電,向梁思禮同志的親屬表示慰問?除了對科學家的尊敬之外,還因為這位科學家堪稱中國飛彈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梁思禮生於1924年8月24日,梁啟超之子,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同父異母的弟弟。梁思禮是梁啟超第二位夫人所生的最小一個孩子,也是梁啟超最喜歡的一個孩子,和梁思成年齡相差30歲。梁思禮中學曾入學天津南開中學,隨後南開學校被日軍炸毀,隨留津南開師生一起被位於天津英租界的耀華中學接收入校。1940年,梁思禮在耀華中學就讀高中二年級的梁思禮考取年級第二名的成績,學校為其頒發獎品、書券以資鼓勵。1941年梁思禮中學畢業即赴美國留學,總共都在美國待了8年,1945年梁思禮留學美國獲普度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1947年獲得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又在辛辛那提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梁思禮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梁思禮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獲博士學位,隨後即回國參加祖國建設。梁思禮的主要科技成果是在飛彈制導和控制方面。例如在在地地彈道飛彈控制系統領域,梁思禮在我國第一個自行研製的中近程地地飛彈上取消了仿蘇聯的無線橫偏校正系統,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慣性位置捷聯制導系統,並為以後的地地戰略飛彈「全慣導化」奠定了基礎。 1966年,梁思禮參加了中國著名的飛彈核武器兩彈(真原子彈頭和中近程飛彈)結合飛行試驗。在二、七機部聯合設計中,為確保安全,梁思禮提出了防靜電措施。這是跨部級設計項目中電磁兼容技術協調的開端。梁思禮與妻子麥秀瓊1965年在遠程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的研製中,作為負責控制系統的副總設計師,梁思禮決定採用慣性平台-集成電路化的彈上計算機制導方案。這在當時我國的技術和工業基礎還較落後的情況下,是一個極為大膽而有遠見的決策,為我國慣性制導技術開闢了新的途徑。由於當時我國集成電路的可靠性不夠高,全量制導計算機太複雜,過不了關,梁思禮與有關同志一道改進了制導關機方程,從系統一級上解決了此難題,大幅度地減少了集成電路使用量,使全部採用國產集成電路的彈上計算機,在70年代初成功地用於遠程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控制精度顯著提高。接著又用彈上計算機首次在我國進行全彈自動化測試發射,節約了大量地面測試設備,縮短了發射準備時間。 由於在彈載慣性制導技術上的重大貢獻,梁思禮與錢學森、屠守鍔等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東風五洲際飛彈此外,梁思禮從70年代末即組織速率捷聯慣性制導技術的預研,在80年代有三個戰術地地飛彈採用了此成果。在上世紀90年代初梁思禮參與解決了速率捷聯繫統在飛行試驗中由於力學環境引起的動態誤差這個關鍵技術問題,使三個戰術飛彈得以定型。另外,在航天質置和可靠性領域,梁思禮院士還結合多年工程實踐經驗,系統地總結出一套「航天可靠性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並提出和推行一整套可靠性和質量保證措施,使飛彈和運載火箭的可靠性有了明顯的提髙。該方法應用於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系列後,從70年代中至今,連續成功地將幾十顆可返回式衛星送入軌道,在國際上贏得了很高的可靠性聲譽。梁思禮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學還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在計算機應用領域,梁思禮作為當時航天工業總公司計算機自動測量和控制系統(CAMAC)的總設計師,還為飛彈和衛星地面測試發控系統的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系列化做出了貢獻。從培養道路來看,梁思成和錢學森一樣,都是在美國培養起來的著名科技人才。因此中國飛彈技術的發展,雖然明面上有著「蘇聯」特色,但實際的很多技術路線,卻有著濃濃的「美式」風格。因此中國飛彈核武器的研發,有著鮮明的美蘇合璧、中外交融的「中國特色」。很多人可能會慨嘆,為啥美國能夠培養那麼多的大師?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覺。美國學術圈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有目共睹,但中國這些航空、航天的大師的湧現,更多是因為有了一個中國提供給他們的環境和土壤。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這些中國科學家不回到中國,也許他們會有一個安逸的生活環境,但很可能絕大部分只能成為大學的教書匠,難以進入美國的尖端航空航天產業發揮一己之長。反而在中國兩彈一星工程中,這些科學工作者有了用武之地,進而成為開拓一個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梁思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親口說,在國外再好也是個「二等公民」,不如回來報效祖國。對於現在的許多留學生,他鼓勵他們回來。梁思禮曾經有一位美籍華人朋友,當年他回祖國,朋友留在美國。他搞的是中國洲際飛彈,朋友搞的是美國洲際飛彈;他的工資只有朋友的百分之一,朋友在西雅圖一個小島上還擁有高級別墅。有人問梁思禮有何想法?梁思禮說:我造的飛彈是保衛中國的,但他造的飛彈是瞄準中國的,我感到無上光榮和自豪! 成就大師,除了自身的學術能力,也要看生存的土壤,至於誰培養的,只是代表過去的教育經歷。于敏是絕對的中國土專家,卻在中國氫彈研製中取得關鍵突破,這難道不能說中國也有自己培養的大師。將來中國會有更多的高新技術武器和更重大的航天工程,這也為孕育新一代中國大師創造了土壤。其實即便是美國,也在用別國的大師。愛因斯坦、馮·布勞恩不都是德國為美國培養的大師嗎?也沒見美國人對此耿耿於懷。 作者:諍聞軍事 來源:toutiao.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