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器外觀首次公布 將於2020年發射

北京8月23日消息: 火星,是太陽系中離地球較近的行星,而且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類似,是人類開展行星際探測的首選目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實施,一步實現「繞、著、巡」的目標。8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首次公布了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探測器從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發射 「火星1960A」探測器至今,人類共組織實施了43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或部分成功22次,另有一次正在飛往火星,技術上已成功實現了越飛、環繞、著陸、巡視等探測。受天體運行規律的約束,每26個月才有一次火星探測有利發射時機,從現在起到2020年前後僅有的3次發射機會,將有4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在國際上將迎來火星探測的高峰。中國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探月工程之後我國深空探測又一重大科技工程。著陸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不僅要實現環繞火星全球遙感探測,還要突破火星進入、下降、著陸、巡視、遠距離測控通信等關鍵技術,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揭開她神秘的面紗,這是屬於整個中華民族全體人民的驕傲和自豪。希望通過開展這次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能夠增進廣大群眾對中國實施火星探測工程重大意義的深刻理解,鼓勵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強烈追求,為工程徵集、設計更加富有時代性、民族性、群眾性的名稱和圖形標識,更好地展示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的國家形象。 劉繼忠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介紹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火星距離地球最遠達4億公里,探測器在器箭分離後經過約7個月巡航飛行被火星捕獲,環繞器環繞火星飛行後要與著陸巡視器分離,然後進入任務使命軌道開展對火星全球環繞探測,同時為著陸巡視器開展中繼通訊,這在軌道設計上就要兼顧環繞和著陸的需求。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後進入火星大氣,經過氣動外形減速、降落傘減速和反推發動機動力減速,最後下降著陸在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台,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要探測火星的形貌、土壤、環境、大氣,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場和內部結構。由於遠距離數據傳輸的大時延,要求火星車必須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時,火星光照強度小,加上火星大氣對陽光的削減作用,火星車能源供給也比月球車更為困難。這些都使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更具難度和複雜性。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仍然抱有必勝的信心! 火星車本次全球徵集活動得到了瑞士先鋒製表泰格豪雅的大力支持,該公司還成為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圖形標識徵集作品的首位提交者。瑞士先鋒製表泰格豪雅全球首席執行官讓-克勞德?比弗 (Jean-Claude Biver)先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火星探測是人類探索太空事業中最宏偉的目標之一。泰格豪雅助力此次活動,是對人類恢弘的太空夢想的傾力支持。讓不斷突破的泰格豪雅和無懼挑戰的中國航天人共同攜手,將這種挑戰精神傳遞下去,期待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獲得圓滿成功。」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由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辦,國家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等協辦,由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中宣國際傳播集團、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瑞士先鋒製表泰格豪雅等承辦。此次活動還將聘請航天專家、平面設計大師和社會文化名人組成評審委員會,邀請社會文化藝術名人作為本次徵集活動的形象大使,旨在全民族進一步倡導科學精神,強化創新意識,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中華民族強大力量,樹立國家標誌性工程的文化形象,為支持中國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