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部署一支新兩棲戰鬥群,以便駐日美軍「專注於東北亞」

美軍的兩棲攻擊艦。新華網 圖據美國海軍研究所6月29日消息,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指揮官約翰·威斯勒中將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表示,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將於2019年在南太平洋部署第二支兩棲戰鬥群(ARG, Amphibious Ready Group)和海軍陸戰隊遠征軍(MEU, Marine Expeditionary ),以便部署於日本的前沿部隊能夠集中精力應對亞太地區東部與北部的事務。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澳大利亞北部城市達爾文駐紮有一支部隊,該部隊每半年與駐紮日本及美國本土的陸戰隊輪換一次。由於輪換過程非常耗費時間,因此影響了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前沿存在。為此,威斯勒中將表示,美軍將會增加一支由三艘軍艦組成的、常態化部署的兩棲戰鬥群。該兩棲戰鬥群的海軍陸戰隊員有可能來自美國本土、夏威夷或駐紮日本的陸戰隊第三遠征軍,他們將採取離岸部署的方式,隨艦執行90天為一個周期的戰備巡邏任務。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認為,美軍這樣的兩棲戰鬥群編組是很常見的,美軍此舉「是為了更方便快速地實施兩棲機動和遠程兵力投射,也有助於戰場生存能力的提高。」威斯勒中將認為,美軍的兩棲作戰部隊在從太平洋到中東的廣闊範圍內面臨嚴重的資源短缺。儘管有4艘兩棲艦艇部署於日本,但是由於艦艇維護和保養的需要,現有的兩棲作戰部隊還無法實現全年常態巡航。「這不是海軍意願的問題,而是純粹的技術問題」,威斯勒表示。對此,馬堯評論道,「美軍在冷戰結束後的主要戰鬥任務之一就是在歐亞大陸瀕海地區使用制海權,保持對全球海洋的控制。兩棲作戰群就是基於這樣的地緣政治思想進行作戰的。」 因此,「它的目標應該包括南海。」馬堯表示,「一旦南海有事,美軍可以藉此快速機動至出事地域進行兵力投射,從而建立對美軍有利的戰場態勢。目前來看,除南海外,只有中東的行動需要進行這樣的兵力投射。」儘管新增的兩棲戰鬥群可以增強美軍在亞太與中東的存在,執行更多的軍事任務,但是威斯勒中將認為這仍不足夠,因為「海軍仍需要找到用更少的兵力完成更多任務的辦法」。海軍陸戰隊是美軍的精銳部隊。一般來說,美國海軍遠征打擊群的典型構成為:1艘兩棲攻擊艦、2艘兩棲船塢運輸艦或兩棲登陸艦(這3艘兩棲艦可搭載2000多名海軍陸戰隊員及其裝備)、1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1艘飛彈驅逐艦(「阿利·伯克」級)、1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來源:mil.eastday.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