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英國退歐是西方衰落與中國崛起的信號

杜大偉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和全球經濟發展項目的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財政部駐華經濟與金融特使,是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重要推手之一。紐約大學經濟學博士,達特茅斯學院中國歷史與語言學士。著名經濟學家及中國問題專家杜大偉認為,英國退歐預示著西方的衰落與中國的崛起。杜大偉認為,英國退歐給中國帶來的直接影響很小,但另一方面則是有利於 英國「轉向」中國,和中國進行更多的合作。此外,英國退歐帶來的一系列後果讓美國不得不用很大精力應付歐洲挑戰,這給中國對於南海的主權聲索等經濟以外的 議題也留出了空間。杜大偉指出,英國退歐會給中國增加一定的金融風險,但總體來說直接影響很小。從長期來說,英國的退歐對中國是一個「加分」,體現西方的持續衰落和中國的持續崛起。根據杜大偉的具體分析,英國退歐讓全球股市跳水,但中國滬市只是在上周五降低了1%,到周一不僅恢復還有升高。短期來看,因為歐洲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之一,英國退歐給歐洲的GDP和貿易增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從而也影響中國,但中國的經濟已經不是出口導向。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出口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 已經接近與零;為了彌補外部需求的縮水,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刺激投資的手段。這些造成了房地產、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的產能過剩,結果是投資增長放緩。中國現在 的GDP增長保持良好是因為消費已經成為需求的主要來源。消費保持貢獻4個以上的GDP增長百分點,而且呈上升態勢。中國經濟已經形成了工資與健康比率的 上升、增加消費、消費的大部分是服務業、服務業擴大提供就業機會的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可能會有許多環節出錯,但總體來說,保持消費是一個大挑戰,但 不是外部市場。 杜大偉表示,中國的新增長模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國內投資機會減少而出現資本的穩定外流。英國本是中國對外投資很青 睞的目的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資本流向歐洲其他國家的跳板。現在,中國公司要重新考慮該策略,但是調整並不難。中國的投資常常流向美國,英國退歐後這一現 象會加劇。杜大偉承認英國退歐會使中國的貨幣政策複雜化。美元、日元在上漲而英鎊和歐元在下跌。之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一直保持 穩定;但是周一央行對人民幣的調整意味著如果美元繼續上漲人民幣不會繼續跟進。央行心中的理想狀況是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實行這樣的政策 要面對資本加速外流從而加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不過,最大的可能是央行可以管理資本外流,從而保持貿易加權匯率穩定。而已經不是歐盟成員的英國急於加強和 中國的聯繫,可能會在市場經濟地位和投資交易方面做出「統一的歐洲」不會做出的妥協。 在杜大偉看來,從更大的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中國可 能是英國退歐的大贏家。歐洲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可能會變小,又被英國退歐談判、移民控制、將邊緣國家留在歐元區內部等事務內耗;美國也可能因為這些歐 洲的挑戰而分心。這給了中國在南海的權益聲索帶來更多機會,也讓中國與歐洲國家在各項事務談判中佔有優勢。杜大偉舉例,中國想被定位為「市場經濟體」,這 既有象徵意義也和反傾銷案例裁決中的實際問題相關。如今中國正同時與美國、歐盟就投資協定談判;因為中國將許多重要領域免除在投資開放領域之外,從這個意 義上說到現在為止中國的「報價」還沒有什麼吸引力。而英國因為急於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可能會在市場經濟地位、投資協定等方面做出妥協,這是「統一的歐洲」可 能不會做的。 總之,杜大偉認為,「英國退歐」本身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但這可能是西方衰落和中國崛起的一個信號。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