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楊麗萍新舞又美爆熱搜:每天只吃蘋果和玫瑰,真正的神仙姐姐

61歲的楊麗萍又上熱搜了。
作為一個遊離在大眾視野外,德高望重的藝術家,楊麗萍每次出現給人的印象都更加顛覆。
而這次,她幾乎是震撼了千萬觀眾。

Advertisements
這場表演叫《平潭印象》,是楊麗萍親自編排設計的,融入了平潭當地的民間傳說和藝術表現形式。
更厲害的是,楊麗萍做出了個人風格,舞劇的服裝和舞美設計都是國內頂級,精美又張狂。

楊麗萍在其中的扮相,只能用驚艷來形容!

Advertisements
她的舞姿一如既往的仙氣十足,卻比以往多了妖嬈鬼魅,每一個瞬間都美得動人心魄。

有網友這麼評價:這場盛宴神秘狂野,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讚美,又融合了當地文化歷史,我的天哪,超美!這是真真正正的文化傳承!

Advertisements
有精靈般的靈動,仙女般的飄逸,還有作為舞蹈家的人文關懷。
她的人生,與她的舞蹈一樣,充滿著剛柔並濟的爆發力,以及原始生命的蓬勃美感。
01
很少人知道,楊麗萍是個很叛逆的人。
生長的西雙版納的村寨里,山光天色都是神的恩賜,沒有任何舞蹈功底的楊麗萍看著族人跳求雨舞,打漁舞,她也在旁起舞,翩翩躚躚,非常好看。
1971年,年僅13歲的她就被選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

Advertisements
然而當初年紀尚小的她在舞團戀上一個男孩,在那個禁忌的年代,這段戀情被領導無情打壓,舞團的夥伴也排擠她。
可天性自由的楊麗萍不在乎這些,談自己的戀愛,執迷不悔。
在沒人看到的地方,她漫步、寫詩、唱歌,獨自起舞,甚至找一個空曠的小地方,翻翻土,種些小花。
她所生長的雲南,當地人視孔雀為傳說,楊麗萍就從孔雀的生活習性中找靈感。
架不住她天資超群,不久,由她主演的民族舞劇《孔雀公主》,獲雲南省表演一等獎。
不得不說,年輕的楊麗萍真的又野又美,秒殺一眾小花。

Advertisements
當時中央民族歌舞團聽到這麼個人物,立馬邀請她加入。
可在嚴格的體制內,楊麗萍根本待不住,大家在舞團上課學芭蕾,她的節奏跟不上大家,索性自己偷偷練孔雀舞。
那時她住在漏水的倉庫里,條件艱苦,但不妨礙她練舞。
從早到晚,有時晚上起練,再看窗外,已經天明。
但也因為如此,她格格不入,想報名參加全國舞蹈大賽,卻被各種理由拒絕、搪塞。

Advertisements
被逼到絕境的楊麗萍,狠下心賣掉了唯一珍貴的手錶,拿著1700塊去買原料,製作了舞衣,又偷偷用錄像機錄了獨舞,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孔雀的特點融入舞蹈,這就是《雀之靈》的誕生。
最後憑藉這盤錄像帶,楊麗萍拿下了舞蹈大賽第一名。
慢慢地,她的名聲開始響徹舞蹈屆,1988、1989,她連登兩屆春晚。
那是全國人民第一次直觀感受到一種民族舞蹈帶來的震撼,婀娜多姿,分外妖嬈。

一個人可以為人生中最熱愛的事業付出什麼呢?在楊麗萍心裡,她可以付出一切
她曾經歷過兩段婚姻,跟第二任丈夫度過幾年甜蜜的生活后,家裡人開始希望她能有自己的孩子,楊麗萍也暗暗有這個想法。
Advertisements 但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由於楊麗萍長期節食,導致懷孕困難,如果想要孩子,必須很長時間內停止跳舞。
聽到這個結果的楊麗萍陷入痛苦的掙扎,最後決定放棄生孩子並忍痛跟當時的丈夫提出離婚。
她生來屬於舞蹈,不能跳,毋寧死:「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是啊,楊麗萍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有一次,張紀中導演邀請她拍戲,她一聽詫異:太奇怪了吧。
後來在導演的軟磨硬泡之下,她參演了唯一一部劇——2003年版《射鵰英雄傳》,在裡面她飾演梅超風。
金庸小說里膚色白膩,顏若朝華,極為美貌的梅超風,在楊麗萍身上實現了。
但她發現,自己還是只適合跳舞,於是大手一揮,不演戲了,跳舞去。

甚至在參加節目時,跟金星直接「對罵」,只因覺得「跳舞是原生態的,自然的。」
也恰恰是這種離經叛道,造就了楊麗萍的仙。
她的舞,與她的個性、人生融為一體,與世隔絕,冷漠而凄美。
身上永遠帶著不可言喻的仙氣。

這種通過觀察孔雀跳舞找到的靈感,與萬物合而為一的才華,令她的孔雀舞成了雅俗共賞的極致。
很多外國網友看過她跳舞的視頻,紛紛對這種藝術表現力驚倒:美到我窒息了!
感覺每秒都能當壁紙!

正如她所說:「我覺得我跳舞不是堅持,是我生命的方法,能夠跟宇宙溝通的、跟人溝通的,跟整個社會都能相融,我這個人可以不相融,但是我舞蹈可以。」
02
楊麗萍生來只為做一件事,但做好這件事,她花了一輩子。
大家都以為她不食人間煙火,但其實楊麗萍永遠在全國跑演出。
人們看到的光鮮背後,是她日復一日的磨練,帶著整個團隊的付出。
盛傳的楊麗萍食譜極其簡單,每天幾片餅乾加一點水果,到了表演那天,更是完全不吃:「因為胃會鼓鼓的,不好看。」
而她所謂的盛宴就是吃一個蘋果,有時甚至是一朵玫瑰。
但與苛刻的飲食相反的,是她舞蹈時爆發的力量和美。

為了一生所愛,她心甘情願。
不僅對自己嚴格,對整個團隊,她的要求也一樣高。
拿驚艷全國的2012年春晚《雀之戀》來說,楊麗萍為此準備了數月。
一般來說,五分鐘的作品需要排練兩三天,但楊麗萍對舞蹈的要求嚴苛到了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個微表情。
並且在排練的時候,是能感受到她的用力的,豆大的汗水往外冒,柔弱的身軀一次次跌落地板。

並且每次一排練,就是十個小時,高強度的訓練,讓年輕舞者都難以承受,但當時54歲的楊麗萍。
為了讓表演更加生動,楊麗萍特意增加了口技的方式。
沒錯!你在欣賞她的舞蹈時聽到的孔雀叫聲不是配音,是她自己發出來的!
為此,她一有空,就會在院子里練習口技,近身體味和模仿孔雀的叫聲。

可以說,楊麗萍對藝術的追求與自我管理,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我之前說,楊麗萍叛逆,心態平和,一切隨性。
但唯有對舞蹈,她真的一絲不苟,不僅對舞步的設計別有匠心,為了達到更逼真的效果,她選擇將色彩繪在自己身上。
她的舞蹈,融合了動物的生活,卻又不原始,反而愈加靈動。
春晚表演之後,馮小剛在微博評價楊麗萍:「不是人,是精是仙。」



可這種仙,是涅槃的痛苦,破繭的煎熬換來的。
她一生的精力與時光都傾注在了舞蹈事業上,她是舞蹈大家,也是為愛而生的自由靈魂。
楊麗萍為《平潭印象》所選的服道化之精緻厚重,是藝術家的執拗。

更可貴的是,無論成名多久,楊麗萍從沒迷失過自己。
以她在舞蹈圈的地位,可以輕鬆坐收名利,但她說——
「給我再多的錢,我也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所以,為了跳孔雀舞,幾十年來,她一直保持著5cm長的指甲。
在61歲的年紀,不放棄自律,對每一場演出,都親自上場,還是舞蹈屆獨一無二的精靈。
即便在練舞摔倒,導致大腿骨折,她仍堅持親臨現場指導,保證演出每個環節都完美。
她說:「我可以一天只睡1個小時,只要有一點勁,就不會倒下。」

03
楊麗萍在舞蹈中表達的,是一種自由的狀態。
這種狀態,便是她生活中的樣子。
42歲那年,楊麗萍從中央民族歌舞團辦理了退休,賣掉了房子,回歸自由身。
每年三月,她都會去大理住上一段時間。
台下的她,其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很多時候,穿著輕盈的服裝,拿著竹籃就上街買東西了。
網友說:這種裝扮,只有楊麗萍能駕馭。



遇到熱情的粉絲,她也從不抗拒,笑臉盈盈地合照:「記得把我拍好看了。」
但比她的狀態更讓人羨慕的,是她的生活。
家在洱海邊的女子,把日子過成了詩,
她的「月亮宮」,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院子」,美得如同藝術品。

楊麗萍會在海天相接的玻璃長廊練瑜伽、冥想。

閑時,她會在庭院種瓜果蔬菜,親手裝扮每一個角落。

在家裡,她可以盡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身邊就是自然,她能精準捕捉天地萬物、潮汐起落。

有時和畫融為一體,讓人分不清是畫在人中,還是人在畫中。

單看剪影的輪廓,也太好看。

很多人有她的財富,卻沒有裝扮的資本;有她的想法,卻沒有她對生活的態度,當然也未必有她看庭院花開的心境。
就像她自己說的:「既要能賺到錢,買到孔雀裙。又要讓那條孔雀裙充滿靈性、充滿空靈,而且沒有任何的銅臭味,這是很難的一件事。」
帶著藝術生命來的楊麗萍,自有她的純潔與清高,但在面對世俗生活時,又保持著理智與冷靜,愛生活愛自己,入世俗而不世俗。
有人評價她:不怎麼跟別人交流,從來不被人左右,我行我素辦了很多大事。

人們常說:歲月不敗美人。
但對61歲的楊麗萍,是灑脫和淡然,外加發自靈魂的對舞蹈的愛,讓時光在她身上留駐。
也許再過幾年,我們依然會感嘆楊麗萍的美。
她的生命,從不會停止豐饒,因為她明白了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via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