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說「我不和你玩了」,該怎麼辦?

孩子總是說「我不和你玩了」,該怎麼辦?  五歲的女兒和其他人一起玩時, 若不是她要的方式, 會將「我不和你玩了」掛在嘴上, 溝通多次都失敗, 怎麼辦?Q:五歲的女兒和其他人一起玩時, 若不是她要的方式,會將「我不和你玩了」掛在嘴上, 溝通多次都失敗, 怎麽辦? 大多數的孩子在三歲以後, 除了持續不斷探索自我的世界, 也逐步進入「人我關係」的探索。 當孩子徜徉在與爸爸媽媽共同建構的世界裡、享受著爸爸媽媽所給予的愛與呵護時, 容易會有「世界以我為中心, 地球繞著我轉」的錯覺, 直到他們彼此相遇並產生撞擊。撞擊的歷程, 正是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學習去適應「世界並非以我為中心」、熟悉「其他人也覺得自己同等重要」……等等概念。因此, 若孩子持續出現「別人沒照他的方式或規則進行就感到不開心, 甚至拒絕接受」時, 家長可以思考的是:孩子對於「自我價值感」的失落是否有過高的焦慮?以至於怕別人不重視他的想法或感受而轉為防衛。 此時, 除了透過口語的溝通教導外, 還可以回到生活中, 採取以下方法協助孩子覺察與練習: 一、在親子關係中, 讓孩子反覆經驗「無論我表現如何, 爸媽依然愛我」, 孩子毋須擔憂會因表現不好而失去愛與關注, 少些患得患失。二、當孩子在團體中出現這現象, 讓他們學習在同儕中協商與解決, 家長可以先在一旁觀察而不急於出手處理。 這既是一種「自然結果」法則的運用(別人可能也會因此不想與她玩), 也可讓孩子藉由真實情境、互動, 去感知別人的存在。 家長再從旁引導孩子思考「別人也不想跟你玩了, 怎麽辦?」、「可以怎麽做, 讓大家都有得玩?」幫助他們學習「換位思考」與「同理心」。三、孩子大多喜歡聽故事、說故事,家長可挑選一些相關主題的繪本或童書, 用隱喻的方式, 帶孩子從故事中學習, 會比直接說教來得容易打動孩子、讓他們聽得進去。  最重要的是, 人際上的學習需要多些時間、反覆提醒練習, 才得以內化成行為。 我們自己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