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金庸沒細說郭破虜的結局,你看他做了什麼?害耶律齊背負污名

《倚天屠龍記》的劇情承接《神雕俠侶》,但嚴格來說,《倚天屠龍記》應該算不上是《神雕續集》,因為其時代背景相距前作跨度太大,前作中那些武林高手的結局也不甚明朗。
不過有幾個角色是可以確定的,比如兩位主角,后來郭靖是戰死在襄陽,他早有以死報國之心,所以他戰死的結局是毋庸置疑的,而楊過雖然一度去向不明,但他最終的歸宿多半還是活死人墓,畢竟后世武林中那姓楊的黃衫女子十有八九便是他與小龍女的后人。

(郭靖劇照)
至于書中的配角的結局就不那麼確定了,比如郭破虜這個角色的結局就值得玩味,他真的死在襄陽了嗎?
一、略顯蹊蹺的「郭破虜之死」 郭破虜這個角色登場于《神雕俠侶》中「十六年后」的部分,當所有人認為他作為郭靖之子要接過郭靖手中的大旗時,他直接成了隱形人。
相對于一母同胞的姐姐郭襄而言,郭破虜毫無存在感,不過金庸塑造這個角色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當然,絕不僅僅只是為了「給郭靖家族留個男丁」如此膚淺的理由。
因為在《倚天屠龍記》中提到郭破虜后來是與父母一同戰死在襄陽了。

(郭襄、郭破虜劇照)
是不是察覺不對?既然原著中提到郭破虜戰死在襄陽,為何還說郭破虜的結局沒寫明?注意,筆者說的是「沒細說」,就因為那段描述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
書中是以周芷若回憶她師父滅絕師太的說法。
原文道:「 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
郭襄當年身處西川,她是如何得知郭破虜的死訊的?自然是從其他人那里打聽的,并非親眼所見,而郭靖、黃蓉這等大人物對于蒙古一方而言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的,他們戰死是事實,而郭破虜的「戰死」卻未必是事實,道理很簡單,他有不在襄陽的理由。
二、棄刀之人 不可否認,郭襄是個戀愛腦的女子,她一心只有楊過,即便襄陽戰事告急,她也在外游山玩水尋找她的大哥哥,但有幾個人考慮過一件事,郭襄手持倚天劍,她應該留在襄陽嗎?
郭靖夫婦傳下刀劍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能夠讓刀劍中的秘密被保管好,直至它該被世人發現的時候再被發現,既然如此,這計劃得以執行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確保負責保管刀劍的人的安全。
所以郭襄身處西川,一方面是因為她思念楊過,而另一方面或許也是郭靖夫婦的安排。

(黃蓉劇照)
順著這個邏輯,負責保管屠龍刀的郭破虜留在襄陽,反倒不合理了吧?
黃蓉聰明絕頂,她能想出倚天屠龍計劃,難道想不到將自己的兒子送出城去?你要說襄陽戰事告急,沒法出城,那郭襄又是怎麼出去的?
顯然郭破虜壓根就不應該死在襄陽,甚至可以說他根本不可能出現在襄陽,除非黃蓉腦子短路了,才會留他在身邊與自己一起守城。
所以只有一種解釋,屠龍刀的確是流落江湖了,但郭破虜卻未必死在襄陽,更有可能是他為了保命主動棄刀的,而他若真這麼做了,那耶律齊身上的臟水或許就能擦干凈了。
三、背負罵名的耶律齊 每每談及「郭靖戰死襄陽」這件事,總會有人跳出來說是「耶律齊背叛了郭靖」,其實說這話的人多半根本沒讀過原著,因為原著中的耶律齊向來是正人君子,絲毫不懼死亡,反倒是郭破虜并未展現出大俠之后的氣節,當然,那是因為他壓根沒有什麼戲份,正因為這種「不具體」的人格,郭破虜有可能做出任何事情。

(楊過劇照)
先看耶律齊是怎樣一個人,就拿《神雕俠侶》書末的那次襄陽大戰來說,耶律齊是主動向岳父岳母請纓出戰的,他帶著一批人馬便沖入了敵陣,壓根沒考慮過退路。
當他被敵軍困住時,幾乎已是必死的局面,幸好楊過出手相助,他才保住一命,可即便如此,耶律齊也壓根沒打算茍且偷生,你看他對楊過說了什麼?
原文道:「耶律齊喘了口氣,說道:‘ 楊兄弟,多謝你相救,只是我尚有部屬被圍,義不能獨生,我要跟他們死在一起。’楊過心念一動,道:‘你也去搶一面大旗來罷。’跟著取出火折一晃,將旗子點燃了。耶律齊道:‘妙計!’縱馬上前,奪了一桿大旗,便在楊過的火旗上引著了。 兩人縱聲大呼,揮動火旗,又攻了進去。」
耶律齊若貪生怕死,此時大可與楊過殺出重圍,還管什麼雜兵,自己保命最重要,可他的選擇卻是繼續投身戰場,他已有了以死報效岳父岳母知遇之恩的覺悟,這樣一個英雄好漢,你說他會背叛郭靖?

(耶律齊劇照)
再看看郭破虜,他在襄陽大戰中做了什麼?看仔細點,原著第三十九回「襄陽大戰」這一回中根本沒出現「郭破虜」這三個字,且不知他是躲起來了還是怎麼回事,總之,郭破虜從未展現出英雄氣節。
且不說郭靖之死根本就不需要一個叛徒,畢竟蒙古一方的戰斗力遠強于襄陽守軍,即便有叛徒,也不可能是耶律齊,而更有可能是棄刀的郭破虜。
即便郭破虜不是叛徒,至少他也是做出了棄刀之舉的,因為他根本沒有理由死在襄陽,或許正因為如此,金庸才沒將「郭破虜之死」展開細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