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元兇了!40歲左右的人「腳和腳踝」疼痛 竟是「鞋子穿錯了」導致3種足部疾病

40歲左右的人,足部和腳踝出現疼痛或僵硬,許多患者前來問診,其實真正的問題出在鞋子上。
足跟痛過了40歲,皮膚肌腱和韌帶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薄和乾燥。腳後跟會失去一些保護性的緩衝脂肪,肌腱變得僵硬和不靈活,典型的比如足底筋膜炎,沿著腳後跟到腳趾的組織帶發炎,足底和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的起因和鞋子有關,腳後跟缺乏支撐的鞋子,鞋底太硬的鞋子,以及鞋跟太高的鞋子,都會加重腳的負擔。

指甲真菌感染腳趾甲變得又厚又黃,這是指甲真菌感染的跡象。指甲真菌感染除了自身免疫力下降外,重要的因素還包括腳長期處在溫暖潮濕的環境里,例如濕鞋或汗濕的襪子,或者太緊不透氣的鞋,年輕的時候不明顯,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還不注意保持腳和腳趾的乾燥。就容易引起指甲真菌感染,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容易經常發作。

腳趾畸形腳趾畸形也多發生於這個年齡,足部疼痛以及行走平衡出現問題。拇囊炎和雞眼最常見。拇囊炎的原因和鞋子也有關係,人到中年如果繼續穿高跟鞋或者尖頭鞋,腳趾長期向錯誤的方向擠壓,反覆增加摩擦,大腳趾或者小腳趾就可能出現畸形,發紅,腫脹,壓痛,引起拇囊炎。嚴重的拇囊炎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重新調整骨骼、韌帶、肌腱和神經,才能讓大腳趾恢復到正確位置。

雞眼也稱肉刺,是一種錐狀角質增生,中心很硬,就像玉米粒一樣,並且很痛。大多數雞眼一般長在腳掌受力的地方,多見於前腳掌中部,小腳趾外側或拇趾內側緣,這些地方對鞋子的壓力和摩擦最多,長了雞眼很痛苦,會改變步行步態,並可能導致腳踝,膝蓋和臀部問題。


以上的3個問題都和鞋子有很大關係,人到中年,防治腳病需從鞋子做起:選擇適合腳型的鞋子。並且腳背寬,腳趾寬,鞋底有一定厚度和彈性,鞋幫要有結實的支撐,鞋子的材質盡量透氣,或者有數個透氣孔。
避免穿太短,太緊或者尖頭的鞋子,鞋跟不應該高出5厘米,鞋尖的空間不得少於1.5厘米。中年以後每次買鞋前,都建議重新丈量一下腳的尺寸。
已經有足部疾病的患者,比如一隻腳只有拇囊炎,另一隻腳可能要穿不同的鞋碼。另外也可以在鞋內加矯形鞋墊,另外每次洗澡或者泡腳后,儘快將腳擦乾。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腳出現了腫脹但沒有明顯的疼痛,也要引起警惕,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潛在的問題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尤其會影響腳和腳踝,可能會沒有預兆的突然發現腳腫了,糖尿病足會導致腳和腳趾出現感覺問題,有些患者腫了又消腫,反反覆復但沒有疼痛,或者只有一些麻木刺痛,最後發展成足部潰瘍,傷口長期不癒合。


文章參考:萬能鑰匙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