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兵器:長劍與短劍的巔峰對決——荊軻刺秦王

... 荊軻刺秦王——長劍與短劍的巔峰對決
明人茅元儀《武備志》曾道:「古之言兵者,必言劍!」。


圖:明-茅元儀《武備志》
的確,談到古代戰爭,講起中華冷兵器,勢必先要講到劍。劍在古代不但是神兵之一,還是中國人的精神寄託。它既是權貴的身份象徵,也是文人墨客的俠義情懷,更可視為華夏文明的特殊載體。
劍被譽為「百兵之君」,與華夏民族一樣有著久遠的歷史。世界各地的兵器在使用發展過程中,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劍同樣如此,它身上浸潤了太多的文化氣息。觀千劍而後識器,知曉中國劍文化,就可以管中窺豹,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之興趣。


說起劍文化,不由會聯想到《史記》中捨身取義的刺客。而其中,尤以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人們會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慷慨赴死的荊軻感動,卻鮮有人去探尋故事背後的玄機。
僅從荊軻與秦王二人的劍具上來分析,荊軻刺秦王的成功率幾乎為零。
在密謀實施之前,燕太子丹就不惜重金,搜羅行刺秦王的利刃。最終,百金購得著名的趙人徐夫人匕首(徐夫人,戰國趙人,鑄劍名家,以藏鋒利匕首聞名。)。據《禮記》的記載,最初的劍僅長十餘厘米。春秋晚期到戰國時,是銅劍盛行的時期。此時的劍大部分長度一般都在40~60厘米之間,如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通長為55.6厘米。短劍也稱為「匕」,燕太子丹為荊軻準備的是匕。據記載,徐夫人匕長僅尺八,合現在一尺二寸,大約四十厘米左右的樣子。為了增加行刺成功的係數,燕太子丹命人在匕上淬了劇毒。為試驗毒性的強弱,喪心病狂的將活人當成了小白鼠,「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燕:太子丹
現代考古與出土文物證實,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出現在距今2900年千前後的西周晚期。199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國君墓出土的玉柄鐵劍,經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史研究所鑒定為:塊煉滲碳鋼,是公元前9-8世紀的早期人工冶鐵製品,玉柄鐵制殘長34.2cm.


圖: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國君墓出土的玉柄鐵劍
另外1976年在湖南長沙楊家山出土了一柄中國最早的鋼鐵劍,此劍由七到九層鐵疊打而成,化驗分析含碳量為0.5%左右的中碳鋼,並經過熱處理。此鋼劍長38.4cm,寬2-2.6cm,是春秋晚期的產物。


戰國初期鋼鐵劍興起,開始有與青銅劍並駕齊驅的趨勢,且長度不斷增加,直至超過青銅長劍。解放初湖南衡陽出土的14把出國鋼鐵劍其中最長這達到140cm;近年湖北宜昌發掘到的一柄鐵劍,通長有120cm.上述出土長劍多發現在湖南省境內,戰國時屬於楚國南部。而楚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原冶鐵也最發達的地區。
據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荀子·議兵》說楚「宛鋸鐵劍,慘如蜂蠆」。《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記秦昭王(秦昭王:前325年-前251年)語:「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吾恐楚之圖秦也。荊軻刺秦王((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在秦昭王之後,此時鋼鐵劍的鑄造已然十分盛行,刀劍材料鋼鐵劍具有青銅劍不可比擬輕便和鋒利度,燕太子丹既然不惜重金購買利器,另外匕又是得自鑄劍名師,又以收藏鋒利匕首聞名的徐夫人之手,那麼有理由相信荊軻手中的徐夫人匕是一柄鋒利的鐵劍。


圖:徐夫人匕
按禮制,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帶劍,無事不得帶劍。秦制,王者佩劍顯示身份尊崇,卻不允許臣下帶劍近至尊。荊軻選用徐夫人匕,就是因為它尺寸小,裹在督亢地圖中不容易被人發現。
再來看看秦王的佩劍。
秦王所佩寶劍名為「定秦劍」,據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記載,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歲次丁巳,采北祇銅鑄二劍,銘曰『定秦』。小篆書、李斯刻。」其中一柄長三尺六寸,另外一柄隨身佩戴,長達七尺,約合現在的1.46米長。


圖:秦王嬴政
秦人佩劍的長度與重量,因佩戴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劍越長,越可以彰顯佩戴者的身份與地位。在秦國,秦王的劍當然是最重最長的。
有學者研究後指出——秦劍如此長,既與受西北游牧民族的影響有關,應該也和身高有關。秦人在選擇用劍的時候,不會只考慮美觀,而是首先要考慮的是否適用。普通的秦劍,一般長度也有90多厘米。秦王劍長達1.46米,與其身高地位相匹配。
戰國晚期,隨著秦王朝統一六國戰爭的推進,戰車衰落,步兵逐漸興起。劍在戰爭中的作用日益突顯,成為了當時步兵的制式裝備之一。隨著戰事頻繁、戰爭規模的擴大,也就迫切地要求改進劍的質量,加強劍的殺傷力,於是歷代秦王要求製作武器的工匠增加劍的長度,要求劍更加鋒利堅韌。到了秦王贏政統治時期,青銅劍的鑄造工藝已經到了巔峰期,劍因為量產的原因,有了質的突飛猛進。生產出了劍脊和劍刃含錫量不同的複合劍,秦劍的劍脊含錫量較少,在劈砍的過程中不容易折斷;劍刃則含錫量較多,仍然保持著劍刃的鋒利。
秦地劍較其它地區長,是因為鑄造技術領先的緣故。


圖:現代仿製定秦劍
秦王劍名為「定秦」,既有「天下由秦而定」的意思,還有就是強化王權,體現生殺予奪在已的一面。白起自剄的用劍,可能就是「定秦」。
秦廷,使人荊軻拜見秦王,有了「圖窮匕見」的一幕。


許多人沒有留意到一細節,說是刺秦王,怎麼史料中用的是「揕」字?查《康熙字典》,對揕的解釋是「擬擊也」。關鍵時刻,荊軻一匕在手沒有立即刺殺,而是先擺了個POSS——原來,其是想效法曹沫刺齊恆公。
曹沫是刺客界的傳奇人物,「以勇力事魯庄公」,在齊魯會盟時,執匕首將齊恆公劫為人質,成功的迫使齊國退還了侵佔的土地。燕太子丹天真的以為荊軻可以依樣葫蘆的將秦王劫作人質,奪回被秦國侵佔的土地。
本來荊軻是佔得先機的,只要他一匕在手,立即痛下殺手,就算秦王不當場斃命,稍微被匕首劃破一點皮膚,也會毒發身亡。哪知荊軻自負,又遇豬一樣的隊友。良機稍縱即逝——秦王身手敏捷,還沒有等荊軻有進一步的動作,立即跳將起來閃躲。因為用力過猛,以至於扯破了衣袖,秦王掙脫。


一陣緊張的你追我趕,秦王腳下不停,一邊伸手去拔腰間的佩劍。一連數次,不可立拔。旁觀者清,手無寸鐵的大臣焦急提醒「王負劍!」
關於「負劍」,學界一直存在爭議:一說為將劍插入鞘中,重新拔出;一說為將劍背在後背,這樣就方便拔出了。這兩種說法看似有理,其實不具操作性。《荊軻刺秦王》拍攝過程中,無論如何努力,秦王的劍都無法拔出來。導演陳凱歌無計可施,只好在戲中加了一個侍臣幫助拔劍的情節。劍雖然拔了出來,但荊軻與秦王之間的單挑,變成了群毆。
唐人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對負劍的解釋是「欲王推之於背,令前短易拔」。「前短易拔」就是要給右手提供拔出寶劍的長度。


圖:玉·劍璏


秦王佩劍採用的是璏(zhi)式佩劍法,璏,就是用於系佩劍的鼻鈕。璏一般裝在劍鞘中部略靠上的位置,劍一長,劍柄的位置自然就高,這樣就給拔劍出鞘增加了難度。用左手將劍往左側背後推,就等於加長了兩手之間的距離。按秦制,天子劍劍身的長度是劍柄的5倍。秦王劍的柄約為25厘米長,劍身約為125厘米,以秦王身高1.8米計,臂展約等於身高,1.46米的長劍,秦王完全可以拔的出來。
千鈞一髮之際,殿中御醫夏無且將手中藥袋向荊軻擲去。就在荊軻閃躲的瞬間,秦王終於拔出了劍,回身一劍劈向荊軻。情況反轉,長劍的優勢立現。荊軻顧此失彼,來不及閃躲,腿上中劍,頓時血流如注,跌坐於地。千鈞一髮之際荊軻傾盡全力將手中徐夫人匕向秦王擲去。荊軻是個合格的刺客,但未必是個合格的投手,匕首偏了方向,直直的插在殿中大柱之上。
秦王怒,揮劍亂斬荊軻,連中八劍,倒在血泊之中。


圖:秦王擊荊軻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荊軻本來已經佔得先機,功虧一簣是因為只想著全身而退。荊軻刺秦王,充分展現了「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的武林俗諺。
註:本文為中華冷兵器原創,主編飛紅巾、作者獨孤幕雨。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謝謝合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課堂 的精彩文章: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朝歷代皇帝御用武器
每日兵器:國之瑰寶-漢劍
司馬懿戰魏延,王司徒單挑太史慈!
歷史未解之謎—青銅劍之謎
每日兵器:淺說「藏族長矛」——傳承與演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