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親友。命終生四天。見其欲悔。便下語之。居士莫悔也。汝往見佛。得利無量。正使今得百車珍寶。不如轉足一步往趣世尊。所得利深。過踰於彼。居士汝去莫悔。正使今得白象珍寶。不如舉足一步往趣世尊。利過於彼。居士汝去莫悔。正使今得一閻浮提滿中珍寶。不如轉足一步至世尊所。得利弘多。居士汝去莫悔。正使今得一四天下滿中珍寶。不如舉足一步至世尊所。所得盈利。踰過於彼。百千萬倍。
當時,須達多分心了,想要退轉了,他有一位親友,之前命終生到四天王天,見到須達多禮佛之心退轉了,要錯失大利,於是就從天上下來,對須達多說:您不要後悔,不要退轉,你去見佛,能夠得到無量的利益啊。
即便你現在回去能夠得到一百車的珍寶,也比不上你繼續前去禮佛的利益更大;您去禮佛吧,不要後悔,即便你現在回去能夠得到白象珍寶,也不如你繼續前去禮佛的利益更大啊;您去禮佛吧,不要後悔,即便你現在回去能夠得到閻浮提的所有珍寶,也不如你繼續前去禮佛的利益更大啊;您去禮佛吧,不要後悔,即便你現在回去能夠得到四天下的所有珍寶,也不如你繼續前去禮佛的利益更大啊,你前去禮佛的利益,比你得到四天下的珍寶,還要多出百千萬倍啊。
你看看,如果你能以信敬心去禮佛,那就比你成為世界首富還要有價值無數倍啊。關於禮佛和念佛的功德利益,我們再說一個經文:
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恭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鍛金為人車馬載寶,其數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大王,假使復以象車百乘載大秦國種種珍寶,及其女人身佩瓔珞,數亦滿百持用布施,猶故不如發心向佛舉足一步。復置是事,若以四事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猶亦不如發心向佛舉足一步。復置是事,若使大王供養恭敬恆河沙等無量眾生,不如一往娑羅雙樹到如來所誠心聽法。
出自:乾隆大藏經
大乘涅槃部·第0109部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這是耆婆正在勸說阿闍世王前去禮佛。耆婆也經常翻譯為耆域,是阿闍世王的同父異母兄弟,都是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也是當時的神醫。耆婆說:大王,如果你用衣服飲食恭敬地供養一切眾生,堅持一個月,這個功德很大吧?但是如果有人一念之間念佛,念佛的功德還要超過前者的16倍。比如說現在全球70億人口,每人每個月就算1千元生活費,全球相當於7萬億人民幣,如果你這個大富豪用7萬億去布施,做慈善,那功德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你哪怕只是一念之間念佛,那麼你的功德就超過前面的16倍,相當於110萬億人民幣。說這個數字,只是為了讓大家有個感性一點的認知,念佛是正行,其他的慈善是助行。我們應當在堅持正行的基礎上,再量力隨緣地去做助行,在堅持念佛持咒求生極樂的基礎上,多做善事,這個非常好。但是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整天忙著做慈善,卻把念佛這個正行忘掉了。那你就錯失大利了。有人說,那我下次就要去批評一下比爾蓋茨,聽說他捐款幾百億美金,最多也就是1萬億人民幣而已,還比不上我一句佛號的功德呢。那你就搞反方向了。我們算這個帳,目的是讓大家知道念佛有多麼可貴,希望大家能夠念佛。而不是讓你去打擊別人做慈善的積極性。對於別人的任何功德,哪怕細如微塵一般的功德,我們都可以隨喜讚歎,而不是尖酸刻薄地諷刺譏笑。有人說,念佛這麼好啊,那我也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吧。好了,現在我念完了,那個110萬億人民幣在哪裡呢?錢都去哪了?這個錢已經存到你的賬戶上了,但是由於你現在資格還不夠,不能變成現報,所以這輩子還不能馬上取用,要來世的時候,取款條件都具備了,就可以取用了。這個叫做生報或者后報。怎麼樣叫做取款條件具備呢?末學舉一種方式:你下輩子去了極樂世界,你就具備取款條件了。這種方式是最佳的,因為你不會因為擁有巨大的財富而忘失了本性。如果你去不了極樂世界,你繼續在娑婆世界輪迴,那你下輩子就可能會享受榮華富貴,然後就被五欲所污染,干很多壞事,第三世就去三惡道了。念佛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利益,不過一般人一輩子也聽不到這個說明,即便聽到了,很多人也無法相信。別人信不信不知道,總之須達多信了。須達聞天說如此語。益增歡喜。敬念世尊。闇即還曉。尋路往至。到世尊所。爾時世尊。知須達來。出外經行。是時須達。遙見世尊。猶如金山。相好威容。儼然炳著。過踰護彌所說萬倍。睹之心悅。不知禮法。直問世尊。不審瞿曇。起居何如。世尊即時。命令就坐。須達多聽到天人說這番話,非常地歡喜,又生起了敬念佛祖的心,於是黑暗當中又顯出微弱的光明,他又繼續趕路,前去見佛。當時,佛祖知道須達多過來,於是來到外面經行。須達多遠遠地見到佛祖就像一座金山一樣,金光閃閃,相好莊嚴,比護彌長者說的還要殊勝萬倍。一見就無比地喜悅。但是須達多當時還不知道應當如何禮佛,直接問佛祖:瞿曇最近身體好不好啊?這個是世俗人之間相互打招呼的方式,就好比中國人見面之後問:您吃了沒?佛祖當時就讓他坐下。有些人初發心去寺廟禮佛,雖然很誠心,但是可能還不懂禮節,於是呢,有些不善教的義工就會呵斥他們,批評他們,搞得他們很不愉快,甚至都不想再去寺廟了。說得嚴重點,這些義工叫做斷人慧命。那義工見到別人不懂禮法,應該怎麼辦呢?你不懂就應當學習,看看人家賢聖是怎麼做的啊,不要依照自己的習氣來。時首陀會天。遙見須達。雖睹世尊。不知禮拜供養之法。化為四人。行列而來。到世尊所。接足作禮。長跪問訊。起居輕利。右繞三匝。卻住一面。是時須達。見其如是。乃為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應如是。即起離坐。如彼禮敬。問訊起居。右繞三匝。卻住一面。當時,首陀會天,也就是凈居天,也叫五不還天,裡面都是三果聖人,他們見到須達多不懂禮佛的禮節,怎麼辦呢?他們就變成四個人,排隊走過來,走到佛祖面前,跪下來,頭面著地,雙手接佛足,向佛祖行禮,長跪向佛祖問訊:身體還好吧?然後起身圍繞佛祖右繞三圈,然後站在旁邊。凈居天也不去批評須達多,他們在須達多面前禮佛,為他示範。你不懂啊,我教你啊,你願意的話,可以跟著學啊。如果你一批評,人家可能就覺得不愉快,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了。這個就叫做言教者訟,身教者從。很多人道理他都懂,就是做不到。去寺廟做義工的師兄尤其要注意,不要升起驕慢心,不要去批評別人。爾時世尊。即為說法。四諦微妙。苦空無常。聞法歡喜。便染聖法。成須陀洹。譬如凈潔白氎易染為色。長跪合掌。問世尊言。舍衛城中。如我伴輩。聞法易染。更有如我比不。佛告須達。更無有二如卿之者。舍衛城中。人多信邪。難染聖教。須達白佛。唯願如來。垂神降屈。臨履舍衛。使中眾生除邪就正。世尊告曰。出家之法。與俗有別。住止處所。應當有異。彼無精舍。云何得去。須達白佛言。弟子能起。願見聽許。世尊默然。當時,佛祖就為須達多說法,說苦集滅道四聖諦,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須達多聽到之後,就非常歡喜,當時就證了須陀洹,也就是初果。就好比他本來就是潔凈的白布,所以就很容易染色。於是須達多長者長跪合掌問佛祖說:舍衛城裡面,好像我這樣容易信受佛法的,還有沒有第二個啊?佛祖說,沒有比你更容易信受佛法的了啊。舍衛城裡面的人,多數信邪見,難以接受佛教。須達多說:希望佛祖能夠屈尊蒞臨舍衛城,讓舍衛城的眾生都能除邪就正。佛祖說:出家人與世俗人有所區別,住的地方跟世俗人不一樣,舍衛城沒有精舍,怎麼能去呢?須達多說:弟子可以為佛祖建造精舍啊,希望佛祖批准。佛祖默許了。經文出自:乾隆大藏經 西土聖賢撰集·第1315部賢愚因緣經十三卷元魏沙門慧覺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