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在生活中對你使用「已讀不回」大絕時,這3招自我療癒大法會讓你脫胎換骨成為更好的人!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自我考量,有時候就算想要幫忙別人,仍必須狠心地拒絕,和對方說「不」,當然對於自己來說,也有很多的機會是別人會拒絕自己,即使可以接受,心裡難免還是會覺得有點受傷。至於面對拒絕時總會得到難受的感覺,我們該如何調適自己,相信這篇文章會給你很多實用的建議。
 
▼心理學家蓋伊(Guy Winch)在知名的非營利機構TED活動中分享一系列的被拒絕後自我調適的好方法。



拒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感創傷,過去受限於社交圈會收到一定的拒絕,目前由於電子通訊,社群網站平台和交友等平台發達,我們每天接觸成千上萬的人,任何人都可能會忽略我們的邀約或文件,讓我們感到被拒絕的結果。除了這些小型的拒絕,我們在生活中還會遇到更嚴重的拒絕,例如當年的配偶離開自己、工作被解僱、被好朋友冷落、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導致遠離家庭等等,這些痛苦都足以令我們癱瘓。無論拒絕程度的大小,一樣的是,這些感受都很傷人。








 
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好朋友沒在自己貼文中的家庭度假合照按「讚」?為什麼這些事情看起來沒什麼,卻會對朋友感到有些憤怒?情緒化的結果卻傷害了自己?
被拒絕後最大受傷的原因其實多半是自找的,就在我們自尊受到傷害的當下,我們會進一步的讓自尊更加受傷。
答案是: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做出反應的方式。當科學家們把受試者放到核磁共振影像機,並要求他們回想起最近被拒絕的案例,發現了一些驚人的結果。當我們經歷生理上的痛楚時,大腦中被刺激的區域竟然和被拒絕後心裡感到受傷的區域相同。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是很小的拒絕,傷害我們的程度卻遠比想像中還大,因為他們引發了情緒上的痛苦。
 
▼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這樣連接?



心理學家提出,當我們都還是聚集在部落裡的獵人時,這一切歷程就已經開始了。由於人類無法獨自生存,因此當被驅逐出部落時,就意味被宣判死刑。因此發展出一個早期的警訊機制來警示我們,要是身處「被踢出島上」的危機時,就是一種拒絕。這些經歷過拒絕傷痛的人,會透過改變行為模式,來繼續留在團體中。

情緒上的痛苦是被拒絕時的感受之一,拒絕還包括了心情受影響以及自尊被破壞、引發憤怒與攻擊性,因為這破壞了大家想要的「歸屬感」。

 
然而傷害最大的來源還是自找的。事實上,當我們被約會伴侶甩了,或被團隊拋棄,自然產生的反應不只是外在的傷口,還包括強烈的自我批判。因為我們會專注在自己的缺點、開始討厭自己,進而破壞自己的自尊心。這樣做其實是情緒上很不健康的發展方式,也是心理的自我毀滅,然而每個人在當下還是會這樣做。

但這並非無法改善的,我們可以靠其他的方式來避免這樣的心理歷程:
 
▼1. 絕對不自我批評。



不要再被拒絕後檢討自己的「錯誤」,也不要懲罰自己曾經「犯下的錯」。透過全面檢視來思考往後該怎麼做,但絕對不要自我批評。例如約會失敗後,也許可以想的是:「下次約會我要避免談到前夫」,而不是想著:「我是個失敗者」。

 
▼2. 找回自我價值。



當自尊受損後,最重要的不是列出你的缺點,而是找出你的優點。被拒絕後,提高自我價值最好的方法,是先肯定自己原本知道的自我價值。列出五個你認為最重要、有意義的特質,這些特質可以讓你維持一段好的關係、當個好朋友、好員工等等。例如:你很願意支持別人、非常忠誠、負責任、有強烈的工作道德觀。列出其中一項後,把這個特質寫成一小段(要寫下來,不要空想),描述為什麼這些特質對他人很重要,要是在類似的關係中將會怎麼表達這樣的特質。把這些關係理出來後,能快速建立你的自尊、重建你情緒上傷害的自信。

建立社會連結的情感。

 
▼3. 增強社會連結。



作為社會性的動物,我們需要通過與我們有關聯的各種社會團體感覺到希望和重視,不要動搖自己的歸屬感,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是被欣賞與喜愛的。例如,如果同事沒約你一起吃午餐,你可以選擇和壘球隊員一起去買瓶飲料喝。要是你的孩子被朋友拒絕了,盡快幫他找個不同的新朋友。當第一次約會的對象沒回覆你的訊息,打電話給爺爺奶奶,提醒自己,光是用聲音就能帶給家人歡笑。

 
被拒絕從來就不是開心的事,但是要知道如何在心理層面自我療癒,以及如何重建你的自尊,這些都能幫助你快速恢復,並且有自信地不斷往前看,也能盡快開始下一次的約會或社交活動。
 
▼快來看看蓋伊是怎麼教導人們被拒絕後對應的方式吧。








 
外表看起來很開心歡樂的人,也許心裡很脆弱,只要一被拒絕就有可能受到難以想像的傷害,就算天生樂天的人,仍會在生活中遇到其他被拒絕的課題,這時候我們必須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自己為難自己。快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幫大家一起建立自信吧!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