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不良壓迫坐骨神經 恐引發梨狀肌症候群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王維新醫師指導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復健姿勢。(圖/公關照片) 大 中 小 久坐且坐姿不正或是長時間騎腳踏車可能導致類坐骨神經痛!一位26歲的吳小姐是體型纖瘦的白領上班族,近期右側下肢由臀部延伸至腳趾出現痠麻感,經門診檢查發現是坐骨神經遭到壓迫,引發梨狀肌症候群;另一位39歲的鄭先生也因長時間騎腳踏車,而出現類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王維新醫師表示,坐骨神經是下肢重要的一條神經,它由第4腰神經至第3薦神經會合而成,經臀部沿腿部後側向下延伸,而梨狀肌是在髖關節深處的肌肉,主要負責髖關節的外旋與外展。坐骨神經恰好位於梨狀肌附近,當梨狀肌出現變異、因外力受到損傷,或因久坐、久走、過度運動導致過度使用或痙攣,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出現側邊下肢疼痛與痠麻現象。針對吳小姐的症狀,王維新教導其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配合藥物治療與復健後,逐漸改善症狀;鄭先生則是暫時停止騎車運動,加上藥物治療而明顯好轉。王維新指出,漸進性臀部疼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時會延伸至大腿後方或小腿側面,若因久坐、久走或運動過度也會加重疼痛,甚至合併痠麻感,且多好發於女性,也常發生於須長時間坐或蹲的工作者,如上班族女性、卡車司機、菜販、裝潢工人等。其他病症如椎間盤突出等腰椎病變也會出現類似症狀,王維新提醒,若出現類坐骨神經痛症狀,由臀部至大腿或足底有下背疼痛或痠麻感,或伸展臀部肌肉時疼痛加劇,則應至門診以值抬腿測試、梨狀肌測試、X光、磁振造影、肌電圖或神經傳導檢查等確診,以免延誤治療。此外,物理治療師林佳嬇提到,患有梨狀肌症候群者,除了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消炎藥、肌肉鬆弛劑或類固醇注射外,也可利用物理治療法如電熱療、按摩等降低疼痛,達到放鬆肌肉的效果,並配合伸展運動、肌力訓練和姿勢矯正等運動治療,可提升療效。最重要的是,民眾平時應保持良好坐姿與站姿、避免久坐、選擇軟硬適中的床、避免坐太硬或太矮的椅子,以免症狀反覆發作,長期壓迫下肢容易導致肌肉萎縮、下肢無力或跛腳等。來源:坐姿不良壓迫坐骨神經 恐引發梨狀肌症候群》》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