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怎麼會有這些人!會有報應的!只是時候未到!!


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怎麼會有這些人!會有報應的!只是時候未到!! 許多人一聽到吃狗肉第一個反應都是好噁心,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怎麼可以吃下肚,但你知道嗎,台灣過去也有吃狗肉的現象,吃狗肉到底正不正確,就讓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巴吉尼來告訴你吧!
烹吃狗肉並非中國傳統,廣西「玉林狗肉節」,是借文化之名,製造出來的又一個突破道德底線的節日經濟。中國這些年興起的吃狗肉的風氣,最大的影響來自於電影《少林寺》中少林武僧燒烤狗肉和電視劇《濟公活佛》中濟公大吃狗肉等情節的渲染,再加上一些餐飲從業者以及地方政府推波助瀾般的誇張宣傳,給世人造成一個錯覺,誤認為中國也是一個嗜吃狗肉的國家。
在廣西「玉林狗肉荔枝節」引發的風波中,最為尷尬的參與者無疑是玉林當地政府。先是官方高調地發動輿論來宣傳舉辦「狗肉荔枝節」的重大意義,以弘揚當地文化為名,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之實。然而令當地政府始料不及的是,隨着招商活動的推行,各地護狗人士的抗議也頻頻升級。當地政府迫於壓力,又不得不低調宣稱該招商活動是民間商家的自發行為,從而力圖撇清干係。
狗進入中國人的家庭生活,歷史應該是很悠久了,從考古學的發現來推算,至少在七千年之前。傳說中伏羲馴服六畜,說明上古時期,中國土狗就是家庭馴養的常見動物之一。在食物普遍缺乏的原始時代,先民們並沒有足夠的飼料來大規模養殖犬類。
現有的資料表明,當初馴養犬類的主要用途,是幫助人類捕獵。在漁獵時代,有了嗅覺靈敏、身姿矯健、勇猛無畏的獵犬幫忙,先民們狩獵的成果會豐實許多。隨着華夏民族的主體逐漸走入農耕時代,中國土狗作為獵犬的角色逐漸淡化,然而它並沒有被逐出中國人的家庭,由於其對主人的忠誠從而逐漸轉型為看家護院的守護者。「雞司晨,犬守夜」,大抵成了歷代中國人對中國土狗在家庭生活中的功能定位。
中國的「吃狗族」一直堅持認為中國民間有吃狗肉的傳統,他們認為中國古代史書上就記載有專門以宰狗為業的「狗屠」,既然有屠狗的職業,必然是民間食狗肉蔚然成風,從而認定如今盛行的狗肉盛宴只是歷史上食狗文化的延續。也有人引用漢高祖劉邦與著名畫家鄭板橋的典故來作為中國人愛吃狗肉的鐵證,其實這並不足以證實中國有愛吃狗肉的傳統與風俗。
中國著名的蒙學教材《三字經》中提到「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一般人認為,這六種家畜一直都是中國人的肉類食材,在秦漢之前,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然而隨着中國人的耕作技術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六畜之中,只有牛羊豬雞四種家畜佔據着中國人的肉類食材的主要來源,而狗卻逐漸推出這個行列,變化的原因,固然復雜。
最早記載狗肉是種食材的是《孟子》。孟子在描畫古代井田制的美好圖景時提到「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這句話的確可以成為「吃狗族」們證實古代有吃狗肉行為的鐵證。但是仔細推敲,雖然可以證實古代中國人吃狗肉,卻也沒辦法證實有吃狗肉的悠久傳統。秦漢之前,由於耕作技術的落後以及戰亂不斷,人們生活水平還是普遍低下的,肉類的食材,尤為稀缺,以至於要到七十古來稀的高年才有資格享受「肉食」的優待,其實在那個時代,助耕的牛,守夜的狗,老弱病死之後還是捨不得扔棄掩埋的,節儉的古人,絕不肯暴殄天物,於是對它們進行一番火燎湯澆處理之後,做成稀有的肉食端上餐桌飽食果腹,這也算這些人類馴養的家畜能做出的最後貢獻。
狗肉在古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並不是不可或缺的食材,這可以在古人的祭祀禮儀中可以得到驗證。古人生活裡,敬天祭祖是件大事,所用供神的物品也非常講究,皇家最隆重的祭祀儀式用太牢,也就是豬牛羊,次之用少牢,也就是豬羊,民間則常用豬肉雞魚之類,歷代祭祀儀式,幾乎沒有用到狗肉,民間有個說法叫「狗肉敬不得神佛」,這個禁忌到現在都很普遍,說明了狗肉上不得大雅之堂,在主流的飲食觀念中,狗肉不是宴客待賓的必備食材,所以就是像鄭板橋那樣的大名人,也因為嗜吃狗而遭到時人的非議。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寵物資訊資訊?下載【GigCasa 激趣網】Android應用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