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嗎?!科學家竟認為地球週期性大滅絕與第九行星有關!





阿肯色大學Daniel P. Whitmire教授認為第九行星觸發的彗星雨是造成地球約每兩千七百萬年一次生物滅絕的原因。 天文學家研究第九行星已經超過一個世紀,讓這個說法可能性顯著提高的是近期由加州理工學院的Konstantin Batygin博士和Mike Brown教授所提出的說法,他們推斷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異常。如果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所說屬實,第九行星會是一個比地球質量大十倍的巨大氣體,目前離太陽的距離可能是一千倍天文單位。

Whitmire教授與同事John Matese博士在1985年1月3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中首次 發表了這項將第九行星(他們稱為X行星)與生物滅絕連結在一起的研究。那時對於週期性彗星雨的原因提出了三種可能性假設,分別是:未知的行星、太陽有姐妹恆星,以及太陽繞行銀河時的垂直震盪。後面兩種說法因為與古生物紀錄不一致,之後就被排除掉了。只剩下第九行星的假設比較有可能,現在又再度引起了注意。



Whitmire教授與Matese博士的假設是:當第九行星繞行太陽時,行星的傾斜軌道緩慢旋轉,每兩千七百萬年行星經過有許多彗星的柯伊伯帶,將一些彗星撞進內太陽系。被撞進內太陽系的彗星不僅會撞擊地球,在它們靠近太陽時也會逐漸瓦解成碎片,減少照射地球的陽光。1985年,一份觀察古生物紀錄的研究,認同這個定期彗星雨的說法,可以追朔到兩億五千萬年前。



新的研究則顯示這種說法可以追朔到五億年前。Whitmire教授與Matese博士在最初的研究裡發表了他們估算的第九行星大小與軌道。
他們認為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一倍到五倍,離太陽的距離是100倍天文單位,比Batygin博士和Brown教授所估算的小很多。Whitmire教授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一月號中發表了這項發現,他說:「最令人在意的是,這麼遠的行星對地球的生物演化居然可能有顯著影響。我已經研究30年了,如果真的找到答案,我很想把這個故事寫成書。」

這如果是真的也太驚人了...



轉載自: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