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小確幸? 「台灣優勢剩5年」

2015-09-05 03:07:35 聯合報 記者林上祚/台北報導


台灣經濟,還有幾年優勢?杜邦、福特等跨國企業在台負責人,昨天都說了重話。台灣杜邦總裁黃坤煌指出,「小確幸」不該是台灣選項,台灣優勢只剩五年,「五年過後,大陸能力提升起來,台灣將退無可退。」


美國商會執行長、福特六和總裁范炘也表示,中國大陸產業實力明顯成長,台灣很多產業的「機會之窗已經關了」,很多產業優勢已剩不到五年。
陳長文:台灣要持續開放

理律法律事務所昨天舉辦五十周年系列研討會,討論台灣的自由化、全球化發展。理律所長陳長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在首場的「開放VS保護—台灣產業的全球活絡」座談上,呼籲台灣要持續開放,才能維持競爭力,不能把自己關起來。

一九五九年開始,台灣透過不斷的對外開放與產業自由化,締造了亞洲四小龍等經濟奇蹟。但從二○○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台灣社會在開放與保護間擺盪,不僅影響企業投資意願,也成為台灣經濟停滯的阻礙之一。

黃坤煌表示,台灣既沒有大陸的市場優勢,也沒有新加坡的租稅與政府效率,從他接觸的大型美商企業所得到的回饋,台灣要爭取成為外商區域營運中心,「時間點已過、機會等於零」。

「台灣就是一個小島,必須要靠靈活創業掌握商機,政府應盡力支持產業,不是用管制監控、防弊心態看待,」黃坤煌說,台灣優勢在於人才與既有的產業聚落與技術,但優勢只剩五年。

黃坤煌抱怨台灣官僚體系效率低,他舉例,杜邦去年分割化學與二氧化鈦部門,成為杜邦與標記科慕二家公司,全球有四、五十個國家都要提出申請,但「台灣是最後一個得到政府批准的國家。」

「杜邦企業分割送件二個禮拜,經濟部承辦人員才告知,『你們文件裡面日期打錯了』」。他說,台灣很多法令都是站在防弊立場,基層公務人員執法上自我保護心態很重,類似事件讓台灣形象傷害很大。

黃坤煌說,台灣會隨著管制與不開放慢慢失去競爭優勢,「這是贏者通吃時代,把自己關在台灣不是一個選項。」

很多中小企業沒有接班計畫

范炘表示,台灣面臨人才斷層,當初到中國、東南亞打天下的高階主管都快退休了,很多中小企業還沒有接班計畫,台灣教育體系目前最要緊的是解決人才斷層,否則談營運中心都是假話。

理律合夥律師毛立慧更指出,台灣對陸資與外資採取獨步全球的雙軌監理,已造成外資經營一大障礙。他說:「雙軌制引發法律適用問題,讓律師、會計師處理跨國併購,第一句話已經不是『我們該怎樣讓它盡快完成』,而是先問『這是不是陸資?』」





理律50周年系列研討會昨天登場,下午因會館外道路施工不慎造成停電,只得將未完議程延期、擇日進行。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陳長文除了向來賓道歉外,也說這剛好讓大家想想經濟發展與核能間的問題。 記者余承翰/攝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