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NGO的永續性

                     宗教NGO的永續性 (記者張耀元報導)志工文化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其間宗教非政府組織志工的影響力有目共睹,卻又難以量化計算。宗教非政府組織如何面對下個世代的挑戰與永續經營?由台灣文創公益協會主辦與慈濟大學協辦的「宗教NGO的永續性」人文沙龍座談會,邀請英國牛津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席龔布齊(Richard Gombrich)、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教授霍夫麥(John Hofftmire)、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社會學系教授趙文詞(Richard Madsen)、美國波士頓學院暨加德滿都大學尼泊爾研究中心主任薩奇(Gregory Sharkey)、印尼努魯伊曼習經院主持人瓦黑達(Umi Waheeda)、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何日生與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姚玉霜等專家學者集思廣益,共商宗教非營利組織的大未來。 主持人霍夫麥表示,當今全球各國政府已經不再能為人民做所有的事情,因此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更形重要,邀請與會來賓討論難以量化計算的組織影響力; 趙文詞認為慈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在全球化的世界裏,每個國家的宗教非政府組織都應該彼此交流學習。 姚玉霜則是因在夜市發現慈濟志工在做資源回收引發興趣,便赴花蓮慈濟總部研究六百名志工,結果發現志工普遍認為成為佛教徒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也是慈濟在台灣佛教團體中特出的重要原因; 龔布齊認為慈濟發展得非常蓬勃,也真的為社會做了許多事情:創辦學校、造橋鋪路…而永續性的問題是全球的,如何將問題切割成能夠被解決的小區塊,是組織永續經營的關鍵。 瓦黑達的經驗是,1980年代在印尼創院,起初以收容女孩為主,至今能照顧15000個學生,其間歷經丈夫過世,特別感謝慈濟給予的協助,像是給予大米或建立學校,即使是回教徒。宗教非政府組織要能永續的重點,就是要能獨立工作,慈濟每六個月提供學生免費的醫療與教育,幫助很大。 何日生最後表示,在2300個非政府組織中,有18%是宗教NGO,佛教非營利組織僅佔3.5%,其間包括已經行善腳步已達94國的慈濟。慈濟建立許多精神中心發揮志工力量,並不斷以創新科技因應社會不同需求,但皆奠基於藉由證嚴指導的佛陀精神。 圖: 人文沙龍座談會後與談人合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