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存2萬難!調查:僅2成6民眾做到,多數實存不到一半

根據調查,想月存2萬圓夢,僅2成6民眾做到,多數實存金額不到一半。(圖/記者顏真真攝,2015.10.22)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近年來面對通貨膨脹、物價高漲的年代,民眾對於自己的未來、夢想越來越不具信心。根據張老師與花旗基金會2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若以5年為目標來達成夢想,民眾普遍認為每月需要2萬1295元的存款,約占總收入的42%以上,但實際可執行的存款額僅在5千元至1萬元之間,每月存款超過2萬元的人僅26%。張老師與花旗基金會自2008年起攜手合作推動理財教育「做荷包的主人」,2015年針對大眾進行理財規劃調查,以「你的財務規劃做對了嗎?」為主軸,檢視大眾在理財方面的觀念是否正確,並提供平宅居民理財教育服務,以期提升大眾生活品質。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547份有效問卷中,民眾對於經濟的滿意度僅有6分(滿分為10分),最常採用的理財方式有儲蓄、保險和定存,而想達成的夢想分別為旅遊、遊學、進修及結婚。若以5年為目標來達成夢想,調查結果發現,民眾普遍認為每月需要2萬1295元的存款,約占總收入的42%以上,但實際可執行的存款額僅在5千元至1萬元之間,每月存款超過2萬元的人僅26%。不過,以整體來看,有66%的民眾認同「透過理財,可以幫助在5年內達成夢想」,並預估每個月所需的儲蓄金額約1萬9000元。但有34%的民眾認為,每月所需儲蓄的金額應為2萬5633元,想在5年內達成夢想是「不可能」的。悲觀看待的民眾普偏認為現今物價太高、薪水太低,礙於生活壓力,夢想只能束之高閣。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總幹事羅華容表示,調查顯示民眾在設定財務目標時,多數未將時間與現實等因素考量進去,所以民眾設定的夢想並不難達成,但卻悲觀認為達成夢想的可能性不高。當民眾在建立目標後,除了考慮延長時間以達成目標之外,適當尋求相關資源、擅用理財工具,夢想並不難實現。花旗基金會與張老師基金會辦理理財系列課程以來,也發現國人在理財行為方面常有4大盲點,包括一、過度依賴專家,不清楚對方所規畫內容之風險與不確定性,卻放心的把錢交給對方管理,容易造成投資有去無回的狀況。二、高估投資帶來的獲利,將其視為達成財務目標的唯一方法。其實穩紮穩打的收支控管,減少財務的缺口,才能有效累積財富、接近目標。三、對金錢的運用缺少中、長期的規劃,面對日常或緊急情況不一定有因應的準備。因此空有夢想,金錢使用的價值觀與行為未能配合執行。四、民眾認為「只要有記帳就可以幫助減少浪費」,但若沒有每週或每月進行財務彙整,檢視自己的花費分配比例,就不容易有機會帶來調整和改變。張老師與花旗基金會從2008攜手打造理財教育課程,至今已服務超過1萬7500人,透過活潑且貼近生活的課程設計,從內在改變民眾對理財的概念,減少債務負擔或不當支出。2014起辦理「做荷包的主人-平價住宅財務智能輔導計畫」,協助平宅的居民減輕其經濟負擔,早日達成脫貧目標,至今已服務200多人次,讓平宅居民對未來重燃希望。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