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這輩子你會有多少錢?

有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君子喜歡錢財,但是君子得到財物和使用財物都是要有原則的,就是合法獲得、合法消費!經常有朋友咨詢鄭博士:“我一生的財運如何?”“如何才能旺財旺運?”,“怎樣才能防止漏財?”“住什么房子旺財?”“娶什么老婆旺財?”等等,不一而足。每當這時,鄭博士就要問問朋友:你知道這輩子哪些錢是你的?換言之,哪些是你的錢?古代司馬遷看出世有貧富,人皆逐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千乘之主,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何況是普通編戶之民呢?“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能者輻輳,不肖者瓦解。”司馬遷的這幾句話很重要,朋友們千萬要記住:
  • “富無經業”——怎么樣發財是不一定的;也沒有長久的行業,哪一行、哪一業都是不一定的。
  • “則貨無常主”——財富也不會永遠屬于你的,也不會一直發達下去;
  • “能者輻輳,不肖者瓦解”——發財不發財,一要靠命,二要靠運;當然還要靠你的智慧,否則會一無所有。司馬遷的“富無經業,貨無常主”,鄭博士認為即是中國古人說的:“富不過三代。”南懷瑾先生說:依我這八九十年的經驗來說,三代都不會,富不過二代的很多。一下子就變了,沒有了。財富是個什么東西?拿哲學道理,尤其是佛學的道理講,財富屬于你的所用,不是你的所有。你一生再多的錢,只有臨時支配的使用權,并不是你的所有,而且只有你用到、真用得對的,才是有效的,否則都不是。南懷瑾先生如是說:我們從媽媽肚子里出來,兩手空空的,最后還是兩手空空地走。孩子生下來,這個手就是抓著,大指頭放在里面。人一輩子都是抓,光著屁股來,什么都抓,到死的時候放了,這就是人生。所以我常常給大家講,有一個經濟學你們沒有看過——釋迦牟尼佛的經濟學。釋迦牟尼佛他講一個原理,他說這個錢啊,你只有五分之一的臨時支配權,有五分之四不屬于你的,財富多的也一樣。他說第一份要給政府;第二份是盜賊的,騙你、搶你的、偷你的錢;第三份屬于你的疾病;第四份屬于你的家人、兄弟、朋友。除了這個以外,你只剩下五分之一。這五分之一,還并非你的所有,只是你臨時可以支配使用而已。我說他的經濟學最高了,其實那五分之一也要自己真正用了,而且用對了,才是有效的。又有一說,世間財務,為五份所共享,“王、賊、水、火、惡子”。那么人生的目標,有錢只為“飲食男女”嗎?你們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有一首詩,我改了一改,因為不是我有意改的,是它要改:“世事迴圈望九州,前人財產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后頭。”“世事迴圈望九州”,世間的事情就是旋轉,跟圓圈一樣迴圈的。望九州,中國人有九州,世界有九大洲。“前人財產后人收”,前面發了財的人永遠是你的嗎?不會的,會到別人的手上去了,所以說“前人財產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后人有了財產你不要高興,“更有收人在后頭”。我看了九十年看了這么多,升官這么大,發財這么厲害,到最后都沒有了,所以說“世事迴圈望九州,前人財產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后頭。”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在道理上要懂得是非你之所有,不是你所有,屬于你所用,歸你所用。財富永遠不屬于你,只是給你所用,不是你所有。賺了一塊錢,你只能夠五分之一歸你用,任何一個人賺一塊錢,一塊錢賺的五分之一給你。第一份是政府,第二份“土匪”要搶一點,所以你賺的錢這兩份要扣掉,王賊要扣掉,你只有五分之三。然后疾病生病你要扣掉,還有眷屬、父母、朋友、災難,所以只有五分之一被你所用,并非你所有,你還是兩手空空。所有人財富的道理都是這樣。看到這里,鄭博士繼續問朋友們:這世上,究竟哪些錢是你的?你一生,究竟哪些是你的錢? 鄭偉建博士點評:
  • 現在的社會很多人想發財,想的都瘋了。但偏偏是吃苦受累卻賺不到錢。或者賺到了,卻守不住,一轉眼又破敗了。為什么?
  • 因為人生的財富被五家所有,即:“王、賊、水、火、惡子”。此處,有的版本是“官、賊、水、火、惡子”。我們普通人的財富總是被這五家所損耗,為水所漂,為火所燒,為賊所盜,為子所敗,為官府所抄。不是這里破敗,就是那里破敗。
  • 用南懷瑾先生話來說:“這個錢啊,你只有五分之一的臨時支配權,有五分之四不屬于你的,財富多的也一樣。”“第一份要給政府;第二份是盜賊的,騙你、搶你、偷你的錢;第三份屬于你的疾病;第四份屬于你的家人、兄弟、朋友。除了這個以外,你只剩下五分之一。這五分之一,還并非你的所有,只是你臨時可以支配使用而已。”
  •  司馬遷認為貧與富,若排除社會因素,僅從自然形成的角度看,則不存在予奪,關鍵在于巧與拙,“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什么是巧者呢?就是能因地制宜,化不利條件為有利因素。鄭博士認為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理——調理你自身的命運和屋宅風水,化腐朽為神奇。最后鄭博士點評窮人和富人:窮人承擔的壓力只有一種——窮,而富人承擔的壓力來自無孔不入的外部世界。由于富人的社會角色敏感,這也使得富人越來越抱成團,互相結成小圈子,與社會大眾脫節。富人們的活動幾乎固化在一個小圈子里,龜縮在一個殼中。窮人則相反。 窮人好還是富人好?究竟哪些錢是你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鄭博士只能說心態不同,想法也不同。財富身外之物,平平安安、淡定隨緣最重要!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