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民眾未做保單健檢 別忘定期檢視3點不漏

▲買保險,記得要多了解保單內容及自身所需。(圖/NOWnews資料照) 大 中 小 隨著人生不同階段,保單就如同身體一樣,每年也需要進行檢查,根據南山人壽調查顯示,有超過5成的人不曾再檢視過自己當初買的保單,因此,壽險業提醒,民眾應主動了解自己及家人的保障是否足夠因應未來生活所需,是否有保障缺口,並適時做出調整,掌握3大保單健檢要點,確保保障不漏接。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少子化社會,醫療科技的進步也延長了國民平均壽命,依行政院主計處2015年所公布的統計顯示,國民平均壽命約80歲,但調查更透露,台灣民眾普遍期望的退休年齡介於56至65歲之間,若平均壽命會活至80歲,這代表退休後仍需準備15至25年的生活相關費用。也因此,南山人壽認為,民眾應定期檢視自己及家人的保單,適時做出調整,並掌握3大要點,包括保障應隨人生不同階段調整、依法令變動及醫療趨勢檢視風險缺口是否補足及定期檢視保單,保障不漏接。南山人壽進一步指出,人生不同階段應針對需求進行適合的保險規畫,以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為例,因所得不高,此階段應著重於保費較低、且保障較高的定期壽險、傷害險與醫療險,等到了成家立業的時期,此時家庭責任重大,包括子女養育及教育費用等,建議應擴大並加強自身的醫療保障,例如癌症險及重大疾病等。此外,若社會保險因法令或時勢而有所變動時,南山人壽建議,民眾可適時重新檢視保險保障,透過商業保險來補足風險缺口,進而建立足夠的保險保障,例如當全民健保的內容或範圍調整時,就可以檢視所購買的醫療險在住院日額、實支實付或特定給付項目上的保障內容,是否足以支應相關的醫療費用。不僅如此,還要養成定期檢視保單的好習慣,除了可以幫助了解保障是否足夠,還能依照個人現況進行保險資料的更新,例如要保人、受益人、收費地址、聯絡方式及傷害險職業等級變更等,以避免因錯誤資訊而造成後續保險理賠,或保單失效的糾紛。南山人壽也提醒,如有保單檢視的需求,不妨透過專業的保險業務人員協助解說與分析,清楚掌握現在及未來的保障規畫,以避免保障因外在因素的變動,不足以支應實際生活所需。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