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後背」的“這些點”原來有這麼多好處啊!!!

 示意圖來源《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串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意思是說膀胱是貯藏人體水液的地方,靠它的氣化功能,幫我們把身體裡沒用的水液轉化成尿,排出體外。體內的毒素,大部分都通過大小便和汗液排出體外。所以,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膀胱經就像勤勞的清潔工,看起來不怎麼起眼,卻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一旦沒有了它,或者它不好好乾活了,我們身體這個城市就會處於無法收拾的癱瘓狀態。 膀胱經還是我們女人身上最長的一條經絡,上面生長著67個(也稱67對)穴位。要記住它們有個小竅門:後背脊柱兩側的穴位,全是膀胱經的穴位。按摩整個後背,或在後背刮痧、拔罐、艾灸等,就可以輕鬆將膀胱經的毒排出去。 足太陽膀胱經於每天下午3點到5點氣血最旺,在這個時候,如果你去刺激它,能更快把你身體裡的毒素排出體外。以下圖片來源
通過刺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從而改善面部膚色和淨化身體,還您一個活力四射的體魄。   具體說:  1、治包括近視在內的任何眼疾:  按揉晴明穴。膀胱經的走向是從頭開始的,然後沿著頭後邊一直到腳外側小趾邊緣的至陰穴。睛明是它的第一個穴。先用兩手大拇指指肚夾住鼻根,不要特別使勁兒,然後垂直地往眼睛深部按,按的時候把眼睛閉上(凡是明目的穴,按的時候都要把眼睛閉上),然後按一下鬆一下,再按一下再鬆一下,如是做9次,這個穴就能真正起作用了。   2、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熱症:  揉攢竹穴。攢竹穴在眉毛邊上。    3、通鼻竅、治眼疾、頭痛、癲癇:  用10個手指肚每天梳頭上的膀胱經50次。   4、明目醒神、降血壓、防治頸椎病、感冒:  揉天柱穴。天柱穴在脖頸子這塊兒入髮際0。5處,揉的時候不用多想,揉到酸痛點就行了。   5、治咳嗽老不好、心裡發憋、心血管問題、胃痛、肝膽問題、腰酸腰痛:  按後背傍胱經上的相應穴位。往背上走有眾多穴位,它們都在後背中線旁開1.5寸和3寸的地方。後背這些俞穴太多,我們用不著去仔細地區分,先找最痛的點多揉就行了。   6、治療生殖系統方面的疾​​病:  揉八髎。腰部往下還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邊4個,右邊4個,共8個,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褲腰的下緣和尾骨尖中間這一段旁開2-3厘米處。   7、排毒減肥、治腰背痛、腦後頭痛、足跟痛:  壓委中、委陽穴。委中穴在膝蓋窩裡這塊兒。揉委中穴時,要用大拇指點到穴上去,另一隻手腳腕往下壓它,不用使頸揉,點住它就行了。我們平時只要有腰痛,壓委中效果就會特別明顯   8、治腰痛、座骨神經痛、痔瘡:  揉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緣,找的時候,要把腳後跟翹起來,這樣,小腿肚子就形成一個窩兒,這個穴位就在這個窩兒裡   9、治慢性腰痛立竿見影​​:  揉飛揚穴。飛揚穴在承山穴斜下1寸的位置   10、治感冒、膝蓋發涼、血壓高、眼睛酸濕、老花眼、腰腿痛、足跟痛、足跟裂:  從飛揚穴一直推到崑崙穴。崑崙穴在外踝骨後緣這塊兒,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穴位。   11、治腿抽筋、癲癇、身上老發緊:  揉申脈穴。申脈穴在腳外踝下緣,不太好揉,但用食指指節硌的方法一下就容易找到   12、治鳴、頭痛、防感冒、通鼻竅、防止腳寒涼:  揉金門到足通谷這一段膀胱經   13、正胎位:  艾灸至陰穴。至陰穴在小腳指旁邊,是膀胱經上的最後一個穴位。 文章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