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冇錢,真係唔好嫁比佢

呢個男仔,賺錢能力麻麻同佢傾開sponsored 結果既話,禮金好少,都唔使指意佢出錢包呢樣包果樣,咁都算啦,第時生仔都要自己比一半錢總之真係冇乜錢結婚之後生活仲慘過而家又要湊仔又要比家用又要做野又要照顧自己父母,佢根本一個仙都唔會比多你,唔係佢唔肯,係因為佢真係冇錢,而且結婚之後仲要一齊供車供樓諗起上來,結婚既話真係完全冇著數,仲要令到自己過得更辛苦所以你地唔好插我太勢利,冇錢真係好難過架而且到左中女既年紀真係唔想嫁個男人再同佢一齊挨苦sponsored 你地要知道一個中女,滅絕師太咁,孤苦奮鬥三十五年係希望可以搵個男人過更好既生活,完成自己未能完成既飛躍但係嫁一個窮男人唔單實現唔到自己既夢想仲要將自己打入地獄所以諗諗下都係唔好同窮人結婚有人亦指出,香港的網上討論常常有虛詞化的傾向,即爭論者為了佔領道德高地,令對方無地自容,便爭相替人扣帽子。隨著港女一詞的定義日益擴張和模糊,不滿意港女受批評的人亦逐漸製造另一個概念來作反擊,正是港男或更到位的毒男,毒男只是指女性緣份低的男士,但在網上罵戰中,其定義得以茁壯成長,包括未曾拍拖的人、愛上網的人、內向的人、社會地位低的人、無錢的人、愛看動漫的人。爭論雙方各自企圖為對手訂造一頂任何負面詞無所不包,但世上不存在的帽子。網上世界被指成為了「有恃無恐的野孩子」。[2]。《明報》刊登一位學者分析,「港女」一詞的出現可能是網絡自由言論之下的產物,因為網民的批判不需要理據,志同道合者即可以發出並附和對「港女」不滿的宣言,對「港女」發出一股怨氣sponsored 其實在「港女」一詞出現之前,已有「拜金女」一詞存在——意謂「見錢開眼的女郎」,跟「港女」一意有相近之處;而「港女」的一詞泛濫出現,的確是跟香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起的經濟急速發展及女性地位的改變有關。 「港女」在這幾年間漸見於各媒體及網上討論區中提及,網上並且開始有別稱出現,如「膠雞」、「MK姣西」等具貶斥的字詞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