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飲食》滷肉飯 爌肉飯 肉燥飯 搞懂了沒

「滷肉飯」「肉燥飯」「爌肉飯」這三款本質相同、名稱卻有南北差異的飯食,堪稱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平民小吃之一。
豬肉或剁塊或切丁或切末,在醬油與高湯裡,盡情滷泡幾小時,直到湯汁濃稠馨香。


添一碗白飯、淋一些湯汁,大口大口嚼著飯與肉,這簡單的滋味,是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也是早年出外打拚的勞工,艱苦生活裡的小確幸。


由白飯、滷汁、豬肉作為三大元素的滷肉飯,白飯要粒粒分明又足以吸附肉汁;滷汁則是各家大展秘方與功力之處,醬油的廠牌、香料的調配、下糖的方式、高湯的熬煮,在在影響滷汁與肉類的味道;至於豬肉的質地、肉要切多碎?要不要帶皮保留口感?用三層還是後腿?處處藏著魔鬼的細節,無一不是學問。

台北流行的滷肉飯, 大多為南部的傳統口味。
台北人的爌肉飯,指的是以醬油滷製肉塊,在南部則叫滷肉飯。
坐在爌肉飯攤位前大快朵頤,是彰化人獨特的宵夜小確幸。彰化縣政府旁的阿章爌肉飯,是彰化名店。
耐人尋味的是,因著使用的豬肉部位、切丁或切塊,讓北、中、南三地對這款飯食名稱各自表述。從台北到台中,皆稱飯上鋪著碎肉末的叫「滷肉飯」、到了台南、高雄,則改叫「肉燥飯」相反地,中北部把白飯上放著帶皮肉塊的叫作「爌肉飯」,南部人反而稱為「滷肉飯」。簡言之,下次想吃滷肉飯、肉燥飯或爌肉飯,還是先搞清楚自己身處何方,可別又點錯了!南台灣的「滷肉飯」,就是整塊肉加上醬油、水等滷製而成的,走的是大口吃肉的風格。夜幕低垂,邀三五好友 聚在一起吃滷肉飯,最是快意。
Facebook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