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陵墓裡有個神秘女屍 傳聞屍身不腐、面目如生原因大揭密!(14P)

 裕陵陵寢門及三路—孔橋(資料圖)   東陵盜案發生後的1928年8月,溥儀派載澤、耆齡等人進行善後處理。他們在清理裕陵地宮時,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女屍。參與清理重殮的清室遺臣在東陵期間所寫的日記中,都曾提到此事。據這些宗室遺臣判斷,此具女屍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后,卒年49歲。裕陵地宮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齡小的,也有比她歲數大的。








  裕陵地宮(資料圖)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長達二百九十六年。   
在這將近三個世紀的歷史時空內。共修建了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十座妃園寢。位於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西部的“清東陵”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園中規模最大的,現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從清王朝滅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三十八年間,清東陵曾先後遭到三次大規模的盜劫,變得傷痕累累,滿目瘡痍,損失相當慘重。   





  裕陵地宮乾隆畫像(資料圖)   
三次瘋狂盜劫 ,第一次盜劫1928年,也就是清朝覆亡後的第十七個年頭,掛著國民革命軍旗號的十二軍軍長孫殿英製造了第一次東陵大盜案。案情大致是這樣的:時任奉軍二十八軍某連連長的馬福田是河北遵化人,早已對東陵的地下寶藏垂涎三尺。當時他正好帶兵駐紮馬蘭峪,便與當地慣匪王紹義祕密勾結。準備伺機而動。沒想到他們的野心被駐紮在馬蘭峪四十里之遙的孫殿英所偵知




  裕陵地宮(資料圖)
第二次盜劫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當年的後半年和次年年初,東陵地區的民主政權尚未正式建立。政治上出現了臨時真空,一些不法分子和土匪便乘機製造了又一起震驚中外的東陵大盜案。這次被盜的陵寢有康熙帝的景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安陵,陵寢被盜之多,損失之慘重,超過了第一次。這次盜案發生前後,其他陵寢也相繼被盜,陵區外圍的大量陪葬墓也幾乎無一倖免。




  裕陵地宮牆上的石刻畫(資料圖)   
第三次盜劫   
第二次盜案發生後.儘管政府進行了嚴厲鎮壓,但仍然有一些人賊心不死,慾壑難填。1949年,東陵地區的某些不法村民喪心病狂,又對那些被盜陵寢進行了一次全面“掃倉”。所謂 “掃倉”,就是對地宮進行二次搜查,不使珍寶遺漏。經過這次掃倉,那些倖存的文物,特別是地宮金井中的珍寶,全部被盜掠一空。 這三次被盜,是中華文明史上的浩劫。它給子孫後代造成的物




  裕陵地宮(資料圖)   
開啟裕陵地宮   
1956年,國家對定陵進行發掘,實際是為發掘明永樂皇帝的長陵而先期進行的一次試點性發掘。然而,此事在當時卻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隨後,國內便興起了一股挖掘帝王陵墓的狂潮。為此,在明定陵地宮發掘後不久,在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二人當年均對發掘定陵持反對態度)的聯合提議下,國務院下發了 “停止對一切帝王陵墓發掘”的文件。可是




  清東陵陵寢雖然有15座之多.但當時開放的卻只有慈禧陵一座,遊人也很少。當時東陵保管所的辦公室和接待室就設在慈禧陵的神廚庫內。王冶秋夫婦剛剛進入參觀區,就被經常進京出入國家文物局大門的謝久增認出。他急忙將王局長夫婦請進接待室,休息了一會兒,由喬青山所長和謝久增陪同,參觀了慈禧陵。參觀結束後,喬青山向王局長彙報了工作,並重點介紹了開啟裕陵地宮的想法。王局長聽得很認真,但未作任何明確表態。王冶秋先生




  裕陵謎團(資料圖)   
諸多謎因未解   
裕陵地宮自1975年開啟,至今已經三十多年。其中仍有許多謎團未解,疑雲籠罩。現擇其主要,略作介紹。   
女屍之謎   
東陵盜案發生後的1928年8月,溥儀派載澤、耆齡等人進行善後處理。他們在清理裕陵地宮時,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女屍。參與清理重殮的清室遺臣在東陵期間所寫的日記中,都曾提到此事。據這些宗室遺臣判斷,此具女屍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后,卒年49歲




  裕陵地宮(資料圖)   
出水之謎   
裕陵建成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成當年地宮裡就出現了滲水。乾隆皇帝曾命大臣三和等加緊維修整治,費了很大勁兒才解決問題。當年,葬入了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皁貴妃;乾隆二十二年和四十年,又分別葬入淑嘉皇貴妃和令懿皇貴妃(後追贈為孝儀皇后)。嘉慶四年(1799年)9月,乾隆皇帝正式入葬。在這前後47年的時間裡,地宮裡始終沒有再出現滲水情況。




  裕陵地宮(資料圖)   
棺槨漂起之謎   
裕陵地宮裡的每具棺槨的四角,各有一塊重達數百斤的龍山石,將棺槨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龍山石下部伸出的四稜形榫,根部細,頭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長方形眼中,向旁邊相通的方眼一推,由於這個方眼口小下大,龍山石便被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龍山石上面鑿有縱向和橫向的通槽。槨的豎向邊稜被卡在龍山石的縱向槽內,槨底部伸出的橫向邊稜被龍山石橫向的槽卡壓,這樣棺槨既不能升




  裕陵地宮進門的兩大石柱(資料圖)   
石柱之謎   
現在裕陵地宮的前三道石門,每道都用四根巨大的四稜形石柱支頂,共有石柱12根。人們一看便知,這些石柱並非原來就存在,而是後來增加的。 如果原來就有石柱,巨大的棺槨是根本無法進入地宮的。 為什麼要支頂這些石柱,它們又是什麼時候支頂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前三道石門的上門檻及以上的枋子,帶門簪皆出現了程度不同的裂璺,其中第一道石門尤為




  裕陵地宮結構圖(資料圖)   
1928年孫殿英匪軍盜陵時,是不會支頂石柱的。是否是溥儀派出的東陵善後大臣所為?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他們在東陵善後期間,每一位都做了詳細的日記,就連一些瑣碎小事都有記錄,但對支頂石柱之事卻隻字未提。1975年開啟裕陵地宮時,這兩根石柱就已存在,更不是清東陵文物保管所支頂。   
這樣看來,兩根石柱只能是清朝遺物,而且只能是在乾隆入葬地宮後、隧道填堵前那幾天支頂的。因




  裕陵地宮(資料圖)   
石門上檻出現裂縫,嘉慶皇帝是不會置之不管的。可是,在乾隆帝入葬後,綿億、弘謙、特清額、成林在向嘉慶皇帝奏報 “敬修填砌裕陵元宮門隧道併成砌琉璃影壁等工”的奏折中,並未提及支頂石柱之事。是根本沒有支頂,還是因為事小,沒有必要寫進奏摺?我們不得而知。   這兩根石柱到底是什麼時候支頂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裕陵地宮(資料圖)   
棺槨頂門之謎   
1928年,孫殿英匪軍在盜掘裕陵地宮時,曾順利地打開了前三道石門。但第四道石門卻無論如何也不能打開,便氣急敗壞地用炸藥炸開了石門。進了金券後,發現原來有一具巨大的棺木頂住了石門。後來從這具棺木中找到了乾隆帝的頭顱骨,才知道這具頂門的棺木就是乾隆帝的。溥儀派善後大臣重殮裕陵遺骨時,將乾隆帝的內棺重新擺放在正面棺床上的正中之位,並將一帝一後三妃的遺骨殮入棺







光明網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