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都市傳說!中油員工曝「地震後別加油」揭關鍵原因 網聽完驚呼:「長知識了」

日前,一名自稱是中油員工的網友,在PTT發文透露「加油要去生意好的加油站」,因為通常該站的油都比較新鮮。此外,他還提到油罐車卸油時不要加,因為可能會因油槽翻攪而混入髒污。文章曝光後,引發多名網友討論,而其他同是中油出身的員工也出面,坦言上述情形雖然有差,但差異不大,真正影響最大的反而是「地震」!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該網友直言,由於煉油廠出產的油,會先送到油庫灌裝,接著再分送到各站,種種手續就可能經過許久,一定不會是最新鮮的一批。他坦言,雖然汽油確實會在時間推移下變質,但保存的方式也是重點,「例如油庫、加油站地下儲槽的保存環境,和油箱、寶特瓶」,差異就非常明顯。他回憶,曾有顧客提油桶詢問,若存放數月能否再使用?但他回應,若不清楚保存方式則無法回答,反挨酸,「你們上課都沒有教喔?」,讓他氣得回嗆,「那請問一下你怎麼保存的,有沒有氣密?環境溫度多少?濕度多少?」,對方只好閉嘴。
圖片來源:鏡週刊
另外,「油罐車在卸油時不要加油」這一論點,理論上雖無問題,但實際上差異不大。因為髒污通常都沉積在底部,若槽內仍有剩餘,即便灌下去也無法將其攪動上來,再加上站方、油庫調度也一直有嚴格遠端把關,因此很難有問題。不過,若是「地震來襲」,就很有可能會因劇烈搖晃,而將沉積物翻攪上來。

圖片來源:台視新聞網
因此,站方通常會在震後「試桶」,檢查油槍發油速度、油品有無混濁等狀況。他說明,因為加油機濾芯可能會因髒污堵塞,若有此狀況,則會暫停發油,等待沉澱再提供服務。然而,若事後餘震過多,即便換濾心也可能撐不過數小時,常常會陷入「餘震→試桶→停發→等沉澱→換濾心」的循環。
圖片來源:PTT
他無奈地說,試桶也不是以1、2桶的結果就能確定,還要考量儲槽至各站的管線距離,「光一種油品可能就要加個40至50公升,才得以抽出攪動過的髒油來進行觀察」。他最後也表示,由於不知道民營站點會不會做到這種程度,因此若震後真有加油需求,仍建議「盡可能避開遠離震度大區域的加油站」。
原來還有這些問題~長知識了啊!
資料來源:ETtoday新聞雲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