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為何戰無不勝?將他所有武功連起來,像極了金庸筆下另一高手

縱觀全篇《天龍八部》,段譽無疑是金庸花費筆墨最多的角色,但蕭峰帶給讀者的震撼,卻遠遠超過了段譽。
一、氣吞山河,戰無不勝 《天龍八部》總共有50個章節,直到第14章節,蕭峰才姍姍來遲。不過,金庸留給蕭峰的戲份依舊不多,金庸甚至在《天龍八部》里又創造了一個新主角,他就是小和尚虛竹。
為了讓段譽、虛竹快速躋身為一流高手,金庸讓段譽、虛竹不斷邂逅奇遇,最后一個靠著「吸」、一個靠著「傳」,成了罕逢敵手的當世高手。

可由于段譽、虛竹的實戰經驗極其淺薄,二人在和頂尖高手對戰的時候難免束手束腳。好比段譽,他的六脈神劍不能隨心所欲,因此和慕容復互有勝敗。而虛竹雖有逍遙三老的內力,但和丁春秋打斗的時候依舊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潛能,二人斗了良久,依舊勝負未分。
反觀蕭峰就不一樣了。
在少室山,蕭峰憑借一抓一擲,竟將慕容復摔得滿身泥土、狼狽不堪。要不是慕容博及時趕到,慕容復真的會當場自刎。
同樣,蕭峰在對戰丁春秋的時候,再一次展現了他戰無不勝的一面。蕭峰連續使出三招「亢龍有悔」,排山倒海一般的掌力竟逼得丁春秋縱出三丈之外。
原文寫道,江湖群雄待見蕭峰僅以一招「亢龍有悔」,便將那不可一世的星宿老怪打得落荒而逃,心中更增驚懼,一時山上群雄面面相覷,肅然無語。
群雄為何心驚膽戰?無非是想起了數月前在聚賢莊發生的一場血戰。為了殲滅契丹人蕭峰,數百位江湖好手竟群起而攻之。
歷經一番驚心動魄的激烈廝殺,蕭峰受了皮外傷全身而退,聚賢莊卻是血流成河,人頭亂滾,處處能聽到因為受傷而發出的慘叫之聲。
相比于段譽、虛竹,蕭峰并沒有撿到神功秘籍也沒有邂逅前輩高人,為何蕭峰卻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龍八部》的末尾,段譽在枯井里吸走了鳩摩智的畢生內力,虛竹也在靈鷲宮的石壁上參悟了神秘武學。然而段譽和虛竹聯手依舊敵不過蕭峰的雙掌齊出。
當時為了在雁門關逼退遼軍十萬鐵騎,段譽、虛竹挾持了耶律洪基。蕭峰和耶律洪基曾結為兄弟,于心不忍的他朝段譽、虛竹飛身撲來、雙掌齊出。強如段譽、虛竹這樣的「內力怪」,他們二人舉掌硬接蕭峰一掌,依舊被蕭峰在掌風激蕩之下順勢將耶律洪基拉了回去。
其實,想要弄清楚蕭峰為何總能戰無不勝,就要將他所會的武功都連起來看。
二、蕭峰所會的武功 蕭峰所會的武功屈指可數,有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龍爪手、降魔掌、擒龍功、太祖長拳以及舊版里的「排云雙掌」。
眾所周知,蕭峰雖然會打狗棒法,但幾乎沒有用過。另外一門太祖長拳也是蕭峰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使用過。
不過,細看過《天龍八部》的讀者會發現,蕭峰在打斗的時候,這些武功一旦施展就勇猛精進,金庸甚至還用到了一個詞,那就是「勢若瘋虎」。

何為「勢若瘋虎」?無非是蕭峰不顧對手有多強,也不顧自己受傷流血,只管一味地進攻、再進攻。蕭峰的速度極快、下手極狠,在他如瘋虎、如鬼魅地猛烈沖擊之下,上前應戰的高手只會被蕭峰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數反殺。加上蕭峰擁有契丹人的特殊體質,在喝了酒的情況下更是豪氣萬丈、越戰越勇。
這樣看來,蕭峰的所有武功都屬于進攻型,以至于他忽略了自己的防御。關于這一點,蕭峰像極了金庸筆下的另一位頂尖高手。
三、另一位高手 在《笑傲江湖》里,令狐沖在思過崖偶遇了劍宗高手風清揚。得益于風清揚超凡脫俗的招式理念,令狐沖茅塞頓開之下很快就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田伯光。
風清揚眼見令狐沖資質極高、品行端正,于是將獨孤九劍的奧義盡數傾囊相授。令狐沖在問及獨孤求敗的時候,風清揚是這麼說的:「 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創制這套劍法的獨孤求敗前輩,名字叫做‘求敗’,他老人家畢生想求一敗而不可得,這劍法施展出來,天下無敵,又何必守?如有人攻得他老人家回劍自守,他老人家真要心花怒放,喜不自勝了。」

看到這里,是否覺得蕭峰和獨孤求敗的戰斗理念極其相似?二人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正所謂: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在蕭峰、獨孤求敗這種注重進攻方式的打法下,二人都做到了戰無不勝、求一敗而不可得。
不過獨孤求敗殺盡仇寇、敗盡天下英雄之后可以做到全身而退,了無卻掛的他選擇以雕為友、退隱山林。
蕭峰本也可以帶著阿朱塞外放羊牧馬,也可以帶著阿紫退出江湖,就如蕭峰自己所說的那樣:「我蕭峰想要走,你們誰能攔得住?」
不過蕭峰心系黎民百姓,悲天憫人的他為了化解遼宋兩國的戰事挾持了耶律洪基,硬生生逼退了遼國十萬鐵騎。

在蕭峰看來,他身為丐幫幫主,卻又在聚賢莊殺了不少漢人,此為不義;他流著契丹人的血,卻又挾持了遼帝,此為不忠。于是蕭峰為了拯救世人自我毀滅,最后拾起斷箭插進胸膛,自戕死在了雁門關之上。
獨孤求敗的劍法雖高,但蕭峰為國為民的意境更高,正如蕭峰死后,吳長風哭喊的那樣: 「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