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多大?科研人員:年齡只有138.2億年,觀測直徑達930億光年

從古至今,對宇宙萬物充滿好奇的人類最愛問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在哪里」、「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
雖然在科學技術有限的年代,東西方人類文明都不得不通過神話來解讀神秘的蒼穹宇宙。但近幾十年,隨著一些充滿智慧的先驅人類的不斷探究,關于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漸漸清晰起來。

但依然讓很多天文愛好者感到困惑的是:我們時常看到科研人員對于宇宙年齡的認定是138.2億年,卻又說目前人類的可觀測宇宙直徑高達930億光年。
這就意味著,如果說宇宙誕生時期的第一束光,自138.2億年前出現時起就著一條直線無限向前狂奔,它花了138.2億年的時間卻跑出465億光年的距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宇宙靜止理論與宇宙膨脹學說如果要探討宇宙年齡和可觀測宇宙直徑距離不一致之謎,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宇宙靜止與宇宙膨脹」之間的爭論。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宇宙中的天體雖然遵循著「萬有引力」的規律相對運動變化著,但整體而言宇宙的總體規模是靜止不變的。宇宙是一個靜止的有限但是無邊界的空間。

1916年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后又提出了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廣義相對論」理論,并在隨后一年,在廣義相對論理論基礎上提出了用來描述宇宙的場方程。
只是在最初計算場方程的時候,愛因斯坦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結論,宇宙怎麼會是在膨脹的呢?為了讓這個方程得出符合當時觀念的結論,誕生了「宇宙常數」。

顯然,如果說宇宙確實如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大咖所說是「靜止不變的」同時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任何物質都不可能超過光速,只有138億年的宇宙就跟人們所疑問的一樣不應該長到465億光年那麼大。

如果有人問偉大的愛因斯坦是不是也會犯錯誤,那麼一定就會有人拿出著名的「宇宙常數」來舉例。熟悉愛因斯坦的人都知道,宇宙常數算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以后,親自承認的一個「錯誤」。

當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人們還并沒有最終測算出宇宙的年齡和可視宇宙的直徑,當時的天文物理學家們通過其他角度來思考了宇宙的狀態。
首先是英國的科學家愛丁頓提出了疑問,如果宇宙是靜止的,但宇宙萬物之間又是存在萬有引力的。
如果這個靜止的宇宙中出現一點點變化,讓兩個天體或者物體之間的距離近了一點點,那麼引力就會隨著距離拉近而增加,整個宇宙的平衡就難以保持。反過來,如果這一點點變化是讓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增加了一點點,那麼是不是又意味著宇宙會不斷的膨脹下去?

慢慢的,有一部分科學家面對神秘莫測難以理解的「宇宙常數」對宇宙靜止理論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宇宙是變化的,但宇宙究竟是不斷收縮的還是不斷膨脹的還存在一定的爭論。
但是這個爭論并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幾年后,天文史上的另一個大咖「哈勃」橫空出世,并帶來了他的驚人發現。

在愛丁頓之后也陸續有科學家提出了宇宙膨脹的假說和模型,有一位叫梅勒特的科學家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里取了一個特殊的宇宙常數,在這個特殊的宇宙常數下他得出了宇宙是膨脹的模型。
梅勒特由于名氣太小,他提出的觀點差一點就埋沒于歷史長河里了。但碰巧的是,在梅勒特提出宇宙膨脹模型的第二年,一位叫做哈勃的天文觀測學家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經過長期對遠距離的銀河系以外星系的觀察,哈勃發現,大多數遠距離的星系都出現了「紅移現象」。

這里對于「紅移現象」我們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了解,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如果一個星系在被我們觀測到之后,又在逐漸遠離,那麼我們接收到的來自這個星系的電磁波波段就會不斷拉長,進入紅外線波段,也稱之為「紅移現象」。相反,如果被觀星系跟觀測者越來越近則會發生「藍移現象」。

剛開始哈勃也并沒有發現這樣的「紅移現象」具體能說明什麼,因為宇宙中的星系畢竟是在萬有引力的規律下相互吸引運動的,有一些星系遠離,有一些星系拉近也屬于正常現象。
但是隨著觀測數據的不斷收集,哈勃發現幾乎所有星系都是在均勻的遠離,這樣剛好印證了梅勒特提出的宇宙膨脹模型。

在哈勃-梅勒特定律正式被公布之后,愛因斯坦對于自己提出的場方程也及時重做了修正。二十世紀三十年到開始,愛因斯坦研究宇宙時也不再使用那個額外加入的「宇宙常數」。

梅勒特的宇宙膨脹假設成立之后,同時也提出了宇宙由一個「宇宙蛋」大爆炸而形成,并且提出如果大爆炸模型成立的話,在宇宙中應該還留有一種充滿著宇宙的微波背景,不論人們從哪個角度去觀測都應該能收到這樣的微波噪音,人們稱之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4年,隨著射電技術的成熟,美國科學家發現了這種宇宙微波噪音,給宇宙大爆炸理論一個有力的支持。

在確定了宇宙是膨脹的之后,人們的下一個議題就是宇宙是以一個什麼樣的速度膨脹的呢?加速膨脹或者減速膨脹?
1998年,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個科研小組對宇宙中的超過50顆Ia超新星的觀察,證實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事實。

同時,人們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暗能量」,這種能量雖然我們知之甚少,但就是這種能量的存在驅使著宇宙至今還在加速膨脹著。這一偉大的發現獲得了2011年的諾貝爾獎,為人類揭開宇宙之謎又打開了全新的時代。

宇宙年齡的確定關于宇宙年齡的確定其實也是跟隨著宇宙加速膨脹理論逐漸開始研究的,在早期,人們認為宇宙是靜止的恒定的,對于永恒靜止的宇宙來說關注它的年齡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后,在宇宙膨脹學說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假設那就是宇宙的起源是一次大爆炸。既然有起源并且還在不斷變化,那麼「宇宙的年齡」就有了概念。

科學家們應該通過什麼來確定宇宙的年齡呢?科學家們認為,直接找到宇宙起源難度太大了,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反推。比如宇宙在誕生之后會以一定的速度冷卻,因此,可以通過測量宇宙現在的溫度,再結合其他綜合因素考慮反向來推斷宇宙的神秘年齡。

原本這個理論也難以實施,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隨著兩位美國科學家在探索宇宙奧秘時,發現總是有一個去除不掉的噪音。
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甚至清理了接收天線上的鴿子糞便,這種噪音依然穩定的存在。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個噪音不僅不會帶來惱人的干擾,還會給人們帶來真正的驚喜,原來它就是神秘莫測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在科研人員的眼中,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是他們用來反推宇宙年齡的鑰匙,經過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仔細研究,再結合宇宙膨脹等各種因素,2013年人類終于第一次自信的宣布我們的宇宙已經有138.2億高齡。

可觀測宇宙直徑的推測我們已經知道了宇宙年齡有多大了,現在人們又想探究的問題就是宇宙空間距離到底有多大呢?在這里,人們創造「可觀測宇宙」的概念,也就是我們人類以地球為中心,可以觀測得到的宇宙,并不意味著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目前所觀測到的就是宇宙的邊緣。這只不過是我們人類觀測的極限。

很多人對于「光年」這個在宇宙學說中經常使用的單位還不是特別清楚,其實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
比如,如果我們說一個天體離我們10億光年,10億光年指的是一個距離。而理論上我們此刻看到的光就是這個天體10億年前所發出的。但這是在不考慮哈勃常數,也就是宇宙加速膨脹的情況下。

如果我們引入哈勃常數,根據科學家們的仔細測算,宇宙中的天體們如果以地球為中心觀測,它們遠離地球的加速度也是平均可測的。
因此,在目前我們可觀測到的最古老的光是來自138億年以前,再加上哈勃常數等等各個影響因素的計算,這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圍繞著我們的神秘宇宙直徑達930億光年。

綜上所述,138億年是人類目前測定的宇宙的年齡,這是一個時間概念。
而由于宇宙是在不斷加速膨脹的,因此,結合哈勃定律以我們能觀測到的最古老的光,反推出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為930億光年。跟之前不一樣這是一個距離概念。因此,兩個結論并不矛盾。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