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現在的空氣污染已讓人均壽命縮短了20個月。這一數字無疑是在向我們敲響警鐘:我們需要加快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從我們人類在地球上誕生,地球上的自然災害似乎從未停止過。
而且伴隨著人類無休止地資源開采,這顆星球的對我們的 反噬似乎也越來越嚴重。近幾年,生態環境惡化程度加劇,溫室效應已致使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嚴重危害到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物理學家霍金在世時曾說過,人類的科技、文明等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充足的資源支撐。
![]()
可如今,地球資源枯竭加速,未來人們還能否在此「居住」都成了一個問題。于是, 星球移民也慢慢地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解決方案」。
美國超級地球新發現當地球被毀滅,人類還能去哪里?科學家們這時可能會對你說,別怕,我們正在尋找超級地球。繼地球「孿生兄弟」 開普勒425b之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項「太陽系外行星搜尋」項目中,找到了兩個「超級地球」。
![]()
這兩顆超級地球雖然沒有處于宜居地帶,但是卻和地球一樣圍著一顆「恒星」旋轉。而且它們距太陽系僅僅只有33光年,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 行星系統」之一。
但是大家不要被 33光年迷惑了,33這個數字聽起來似乎很小,但是加上光年可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就拿地球所處的 太陽系來說吧。
![]()
一開始,我們認為自己到了 冥王星,就已經走出了太陽系,所以大概估計,太陽系的直徑大概在 六十億公里左右,是不是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把公里換算為光年的話,其數值就會很小很小,只有零點幾。
之后, 柯伊伯帶出現了,當時的人們又認為這片星域或許就是太陽系的邊緣地帶了,如果按照這個范圍來計算,大約只有 三十個 AU,但是接著,他們又看到了 奧爾特云,那是一片直徑大約有兩光年的「球形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所有的物質都會被太陽的引力所控制。
![]()
所以,現目前,奧爾特云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太陽系的分界線,這一觀點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 33光年的兩顆「超級地球」相比,就算加上奧爾特云的距離,太陽系的距離算很近了,那憑我們現在的技術能不能飛出去呢?
![]()
迄今,被大眾所熟悉的「 旅行者1號」已經飛得很遠了,自 1977年9月5日以來,其飛行距離已達兩百二十億公里。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要知道,地球的半徑也就 12000公里左右。所以起初許多人都以為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了太陽系。
![]()
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旅行者1號」只是脫離了「 日球層」,現如今還在星際空間內飛行。如今,我們已知在太陽系的外部,有一片球狀的云團圍繞著它,這個環繞著太陽系的云團,被科學家稱作「奧爾特云」。
據估算,奧爾特云的半徑約為 1光年,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要花上 30000年才能離開那里,前提是它不受任何阻礙。30000年,這個數目實在是太驚人了,要知道,我們人類文明歷史也只有幾千年,平均壽命還不到 一百年。
![]()
別的不說,單單是離開太陽系就如此地艱難,那麼要帶上所有人類離開的話,又需要多久?所以, 光年這個單位其實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所以美國發現的這兩顆超級地球就沒有其他可取之處了嗎?
![]()
這兩個「超級地球」分別命名為 HD 260655 b、HD 260655 c,因為它們都繞著「HD 260655」紅矮星運行,也就是公轉。據科學家們對這兩個星球的觀察, HD 260655 b的質量有 2個地球、體積有 1.2個地球,公轉周期為 2.8天、溫度為 435攝氏度。
HD 260655 c就要比HD 260655 b大一點 了,他是一顆有 3倍地球質量以及 1.5倍地球體積的行星,它公轉周期為 5.7天,表面的溫度為 284攝氏度。
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這兩個「超級地球」距離 HD 260655恒星非常近,而且它們的表面都有 幾百度的高溫。
![]()
如果這顆恒星不是 紅矮星的話,散發出來的熱量遠遠不止這些,不然這兩個星球表面的溫度,會更高。不過紅矮星也有它的好處,比如它的生命周期很長,可以持續燃燒 上萬億年的時間。
這樣的高溫,也就說明了,在這兩個星球上,根本就不會產生 液態水,也就意味著并沒有生命存在。這樣的惡劣條件,絲毫不遜色于 金星。
![]()
所以這樣的兩顆超級地球,顯然已經不是未來人類遷徙的 理想之地。所以找尋一顆距離合適,氣溫合適,環境合適的超級地球卻并沒有那麼容易。
宇宙飛船可以實現星際移民?茫茫宇宙中,有沒有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呢?星際移民究竟是癡人說夢,還是一項可以提上日程的項目呢?人類在地球已經存在了 600萬年,對宇宙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可目前我們唯一踏足過的地方只有月球。
![]()
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許多超級地球不斷被發現,但是真的適合人們居住的卻少之又少,并且去往這些星球也是一大難題。許多人提出我們可以制造載人的 宇宙飛船,進而實現星際移民,但這一方法似乎并不可行。
因為我們現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我們的 飛船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就好比剛剛提到的「旅行者1號」。所以如果真正要建造一艘達標的宇宙飛船,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處理。
![]()
第一,我們必須要將宇宙飛船的速度提升上去,要將其提升到光速的 0.01倍以上,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在 宇宙中飛行。第二,我們要想辦法讓人類活得更久一些,因為不足百年的生命在宇宙實在是太脆弱了,可能剛開始進入宇宙,我們的生命就開始飛速流逝。
第三,就是要處理好其他的各種問題,比如人類在宇宙空間中,如何應對各種疾病,如何應對能量消耗,如何應對糧食儲備等等。但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自然是在 速率上,速率越高,我們就不會受其他條件的限制的范圍就越小。
![]()
不過這也正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最大的難題,按照目前的進度,我們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研究出「可控核聚變」,不過這種 可控核聚變只能用在太陽系內,系外似乎就不行了。所以這一方法也是不太能行得通的。
那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進行星際旅行呢?人類想要探索更遠的地方,還需要更高的技術水平。因此,很多人都相信,如果找到 蟲洞,就有可能突破時空限制,從而進入宇宙,實現星際移民。
![]()
蟲洞這個概念是由愛因斯坦首先提出的,時至今日,已經有九十多年的歷史了,對于這個說法,很多人都抱著一種質疑的態度,蟲洞真的可以成為我們 星際移民的工具嗎?
在許多科學家眼里,自從大爆炸之后,就有了 時間、空間,把這兩種東西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所謂的「時空」,打個比喻,就仿佛是一片平靜的湖泊,而當人們將一顆石子投入到湖泊中時,整個 湖泊都開始產生了波紋,而在這個過程中便產生了「蟲洞」。
![]()
也就是說,當兩個時空的時間線重疊在一起,并被扭曲的話,就會產生一道裂縫,人類這時就可以利用這道 裂縫,實現星際移民。另外,也有不少的學者,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將人傳送到其他的行星上,也可以進行「 時空穿梭」。
正因為這個想法的出現,這些年來,科學家們都是對這個「空間通道」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一旦發現了這個空間通道, 人類文明將會得到極大地提升。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