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已知星際訪客被確認!離開太陽系時突然爆炸,真是外星使者?

2017年十月,一顆叫作Oumuamua(愛稱奧陌陌)的星際天體穿過太陽系,「闖入」地球。可愛又好記的名字讓人們對其記憶十分深刻,那時的人類以為,這就是首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體。
然而就在11月9日,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志》發表論文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自己的小行星跟蹤系統「哨兵」的目錄里,發現了一顆5年前就曾來地球「一日游」的流星,編號叫做「CNEOS 2014-01-08」。
這顆2014年就來到過地球的「CNEOS 2014-01-08」才是真正意義上,首位來自星際的「訪客」。

比「奧陌陌」還早的星際訪客這顆流星的編號形式是CNEOS加2014-01-08。CNEOS是美國宇航局下屬專門研究近地天體的研究中心名字縮寫,而2014-01-08則很明顯是監測到時的日期。

其實,原本CNEOS 2014-01-08在美國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目錄里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存在罷了,但是 它「炸」了!
是的,就如同字面意思, 這顆直徑半米左右卻重達500多公斤的星際流星,以每小時216000千米的速度沖進了地球大氣層,然后就在1月18日當天,在太平洋的上空,炸了。
隨后沒多久,美國航空航天局通過在數據庫內尋找天體的軌跡,終于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灣的東北海岸附近,找到了疑似墜落在此處的星際流星物質。并且因為它極其怪異的行進軌跡,天文學家們紛紛懷疑這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流星。

當然這一點也得到了證實。自19年發現這顆兩年前出現的星際流星起, 美國太空部門便與天文學家一同對其進行從頭到尾的透徹研究,終于在今年11月份獲得充足的論據證明。
隨后,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阿米爾·西拉杰和天文系主任阿維·勒布共同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表示: 這確實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流星,而且比大眾熟知的行星「奧陌陌」早了三年,彗星「鮑里索夫」早上四年。

「天外來客」的重大意義!【1】絕非外星人派出的「斥候」
CNEOS 2014-01-08是如何被認定為來自太陽系外的?因為它的運行軌道不受約束。
阿米爾·西拉杰根據從研究中心獲得的數據,繪制了流星運行的軌道圖,然后發現:果然,它的速度太快了,高達每秒60千米,遠遠超過了在太陽系公轉的天體的典型速度,而且飛行軌跡混亂不受約束,與太陽系內其他星體老老實實在封閉軌道里繞太陽繞行的風格實在太不一樣。

「我們懷疑它是其它恒星的行星,但是不知道出現了什麼意外,被踢出了原來的行星系統,‘溜到了’太陽系,直接撞進地球。」西拉杰曾這樣推測過。

至于星際流星CNEOS 2014-01-08的發現能否幫助我們推測外星人的存在?首先,說到星際訪客,人們就必然會將其與「奧陌陌」聯系起來進行對比。「奧陌陌」至今仍然被懷疑是「外星人的探測器」與外星人派到地球的「先遣科技」。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顆流星一定不是外星人的「斥候星」。不同于「奧陌陌」在地球繞了一圈然后瀟灑轉身離去投入宇宙大海,這顆流星直接爆炸在了地球上。
它并沒有承擔外界揣測的諸如「監視地球」、「記錄地球情報」等功能,天文學家和宇航局的工作人員們也并沒有從它的殘骸中發現任何星外聞名存在的跡象。若不是空炸引起了阿米爾·西拉杰兩人的注意,甚至沒有人發現這顆在浩渺星空里來過又沒了的流星。

【2】每十年闖入一次的「星際訪客」,或是生命起源的傳送者
所以,既然CNEOS 2014-01-08的存在并沒有想象中的重大意義,那為何會在短短一天內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爭相報道呢?還是那句話, 因為它「爆炸」在了地球上,為人類研究其構造、軌跡、所處星系、甚至是否有外星文明有關,留下了可以猜想、研究、論證的基礎!
總好過「奧陌陌」一眨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追都追不上。

比起認為CNEOS 2014-01-08是外星人派出的「情報探測器」,阿米爾·西拉杰與亞伯拉罕·勒布更偏向于相信, 這只是一類比較典型的、有周期性規律出現的外星系隕石。「它的存在應該在于通過隕石碎片研究其組成元素與構造,而非直接就推測其是不是外星人的所謂科技。」

他們根據在研究中心查找到的流星火球與外天空隕石記錄認為,這是幾乎固定了周期的典型性「星際訪客」,闖進地球的周期會保持在每十年左右一次。 它的到來,意味著35億年前地球生命的種子,就很有可能來源于這些從其他的、已經衍生出生命的恒星系統而來的「天外來客」。
勒布根據從新幾內亞海岸上打撈起的些許碎片為基礎、對爆炸時釋放出的113兆帕外部壓力、最堅硬的鐵隕石兩倍強度等數據進行運算,得出結論:

這個撞擊地球后爆炸的星際流星中有二分之一的物質是鐵隕石,含鐵量高達90%到95%,其中還含有鎳合金、銥、鎵、金等元素。這一點更加佐證了許多天文學家一直堅持的「宇宙生命論」,他們堅信地球上一切有用的、有助于生命存在的原始元素都是通過隕石、或者彗星被送達地球。
這樣的送達可能只是宇宙無意間的「巧合」——「大爆炸」、被淘汰的「宇宙垃圾」;也有可能是更高級的外星生命故意的「投喂」與「養成」。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天文物理教授米爾頓·溫賴特就通過「高空氣球」——一種可以在飛行的無動力浮空器,在地球上空40千米外的同溫層捕捉到了一些微生物級別的超小球體,并將其命名為「地外微生物——幽靈顆粒」。
在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這種顆粒屬于大眾對「金屬」的認知范疇,但是它們的品質卻是地球品質上升到該高度的微粒的6倍,這說明 它不僅不屬于地球上的物質,可能甚至都不屬于太陽系的物質。
米爾頓·溫賴特認為, 這種超小球體很有可能就是從外星而來的隕石或彗星所攜帶的「高級金屬球」。
之所以推測它們來自外星,是因為根據研究團隊的采樣分析,這些「幽靈顆粒」內含有極其純凈的、獨立的、原始生命誕生必不可少的DNA信息,而且沒有經過地球上任何真菌、孢子以及花粉的感染。畢竟,這三者無處不在,任何東西都無處可躲。

如果說對于米爾頓·溫賴特的「高溫氣球」發現「幽靈顆粒」,繼而更加確定外星隕石攜帶生命必需元素一事,許多人都還抱有懷疑的話。那2019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多個多國國家級研究機構所提交的「隕石中含糖」這一發現,簡直可以將「隕石助力外來生命」這一理論向前推進一大步。

從1960年起,不少國外機構就已經發現「隕石中居然含有許多生命組件」—— 可以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DNA的堿基成分、助力各種生理活動的嘌呤……
而且最重要的是,為了確定這些分子是地球上所沒有的,科研團隊分別以南極冰層與隕石墜落地的土壤才采樣檢測,結果證明: 這些元素分子統統都是地球上沒有、隕石上才有的,而且它們的合成也是在太空中。

而糖分,則是日本與美國從三顆古隕石上發現,從自己的航天器帶回的原始小行星原始成分中采樣分析確認的。 他們從有著十億多年歷史的隕石中發現了核糖,接著在原始小行星以及衍生的隕石成分中檢測出了核糖、以及木糖、阿拉伯糖等「地外糖」。研究人員進而發現這些地外糖依然保持著純凈狀態,未被地球物質沾染。
構造DNA的堿基、組成RNA核心的核糖……種種生命必需要素的發現足以證明,許多小行星自身便帶有制造生命元素的化學作用,小行星自己或「產出」的隕石與地球發生撞擊,便向地球「發送」出這些生命元素,它們「交往互動」又或者「分離開來」,便產生了更多的元素組合,生命的起源也就有了最初始的形態。

「星際訪客」擔任了生命要素的傳輸,于是地球上迎來了生命的繁榮。它們或許不是外星人的使者,但一定是生命的使者。
從2014年的CNEOS 2014-01-08,到後來的「奧陌陌」、「鮑里索夫」……人類是如此清晰地意識到,那些看似遙遠的星系其實與我們近在咫尺,生命與它們所息息相關。人類在探求數億光年前生命的來源,這將注定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探索。我們通過一切能接觸得到的流星、彗星等奔走在宇宙的「使者」們,只求能一解宇宙與生命的奧義。

參考資料:
張唯誠:「奧陌陌」的身份之謎,科學24小時. 2021,(09) 土星5號:來自外星文明的奧陌陌?太空探索. 2019,(01) 彭文:人類確認第二顆星際「訪客」,百科知識. 2019,(34) 劉霞:地球首位已知星際訪客獲確認,科技日報 首位「星際訪客」不怕與太陽親密接觸,技術與市場. 2018,25(02) 阿米爾·西拉杰:間諜衛星證實我們發現了第一顆來自太陽系以外的流星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