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在宇宙中究竟看到什麼?為何很多人回到地球后避而不談?

進入太空這件事隨著各國科研能力的不斷提高,似乎已經變得并不算特別稀奇,許多人甚至還獲得了進入到太空旅游的機會。
為何在這樣的背景下,宇航員們仍然選擇向公眾隱瞞在太空中看到了什麼?
難道除去一張張照片外,宇航員們在浩渺的宇宙中,還看到了什麼難以言說的秘密嗎?

人類置身于宇宙中產生的「全景效應」2021年十月,曾經在《星際迷航》中飾演過「柯克艦長」的演員 夏特納,結束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宇宙之旅」。
這位年過九十的老者,站在西得克薩斯那黃土飛揚的草地上,臉上掛著淚水,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在他過往幾十載的人生經歷,已經比大多數人都經歷豐富,但是他卻是這樣評價這次僅在太空停留了3分鐘的奇妙之旅。
「這是我能想到的意義最為重大的人生經歷。」
「特別,太特別了,但愿我能從這種激動中平復過來。」
夏特納的這種太空旅行「后遺癥」,被既是知名作家又是太空哲學家的弗蘭克.懷特稱之為「 全景效應」。
全景效應(the overview effect)是指當人類身處于宇宙中,從一個相對遙遠的距離觀察地球時,獨特的宇宙景觀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一種天文現象和文化現象。

這樣的情況并非只出現在了夏特納的身上,對于每一個曾經有過進入太空經歷的人來說,全景效應都是存在的,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每一位宇航員。
201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全景效應做出了研究,在對上百名宇航員進行采訪后,他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宇航員在身處太空時,都曾經出現過全景效應。
那既然全景效應的出現,對于有過太空之旅的人來說,是一種普遍現象,那為何要刻意向大眾隱瞞全景效應呢?
「千人千景」的心理反應盡管Overview effect 最初提出時,主要指的便是從太空返回地球的宇航員們的心理感受。

但是所謂千人千景,同樣的宇宙場景并非讓所有人都只感覺到震撼,除此外還有 恐懼, 焦慮,以及 跳出個人視角,站在全人類角度上的感悟與心得。
弗蘭克.懷特在1987年寫下的初版《全景效應》( The Overview Effect )一書中介紹了這方面的內容—— 經歷了全景效應的宇航員,國家歸屬感、民族歸屬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身為人類一分子的認同感,那種與全人類緊密聯系的感覺。
但如果從心理學角度來探究「全景效應」,那麼得到的答案就絕不可能只有一種。
心理學上的「全景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處于視覺全景空間中時,所感受到的不同情感和體驗。
感受的范圍并非只限于描述人類在看見太空景觀時的所思所想,情緒感受,也可以用來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當人們在看到一幅畫或一組圖片時所擁有的感受,通常會比單一的畫面帶來的視覺沖擊更為強烈。

全景效應的特征就是能夠使人感受到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色彩,更多的深度和更多的聲音,甚至能夠帶來不同的氣味,從而讓人感受更加全面,也更加真實。
這樣的感覺似乎就有點像網絡上常說的「沉浸式體驗」?
正是如此,才讓我們看到了除了懷特提出的「標準答案」外的其他觀念。
刻意隱瞞但事出有因在對宇航員的采訪證詞的歸總后,我們發現,很大一部分宇航員在從太空中看地球時,所產生的情緒都是負面的,壓倒性的,并非清一色的都是人類群體歸屬感。
甚至曾經有的宇航員表示,當看到地球的渺小與宇宙的浩渺時,無比確信人類將在500-1000年之后自我毀滅。
宇航員們之所以要向公眾們隱瞞全景效應,是因為他們特殊的身份與使命,不允許他們過多的表達自我層面的感受。

那些為數不多能夠去到太空中的宇航員們,必須經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如果是以每個國家的總人口作為基數,那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也不為過。
正是因為以宇航員的身份去往太空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當他們出現在媒體和大眾面前,一言一行,甚至一個眼神都會影響到未來的職業生涯。
從國家角度來看,宇航員往往是作為代表而存在的;從全人類群體的角度來看,他們就像是被派往未知領域進行探測的「偵察兵」。
美國宇航局約翰遜太空中心任職的精神病學家帕特里西婭·桑蒂(Patricia Santy)在1994年寫到的那樣:
「宇航員們必須時刻展現他們強大的一面,一旦表現出悲傷、恐懼這樣的情感,會被公眾視為軟弱。」
如果他們在公眾面前表現出來的是恐懼之類的負面情緒,那麼他的名字大致就不會出現在下一次的執行任務名單中了。

但是從宇航員個人層面來說,盡管宇航員們在去往太空執行任務之前,經歷了許多心理與生理上的嚴格訓練。
當他們真正從太空中,看到地球變為一顆小小的藍色星球時,很難保證心里不掀起驚濤駭浪。
跳出原本世界外的別樣感受或許如果有機會能體驗一趟太空之旅,我們就會對中學《赤壁賦》中所提到的「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怎樣的感受。
當我們作為不同的國家公民,作為不同種族中的一員,我們很難跳出由于背景所限制的思維范圍,無法真正從「上帝視角」來重新審視這世間的紛紛擾擾。
但隨著太空旅行的興起,更多擁有不同職業,不同生活經歷的人擁有了從「上帝視角」重新看世界的機會。

一位曾經有過太空經歷的醫生助理海莉·阿西諾克斯,站在自己的職業視角上領略了全景效應下的地球。
她表示,這一經歷讓她想起的是跨國界醫療服務的挑戰。
「身在太空看地球,讓我深切地感覺到人類應該是一個團結的整體,但也讓我想到,全球各國、各地確的醫療服務差異竟是如此之大。同樣是地球,出生在這一側的人預后怎麼會和出生在另一側的人差別那麼大呢?」
在最近出版的回憶錄中,她再次表示:
「在太空里,我可以一次看到所有國家,于是,那種不平等的感覺就更加強烈,那是一種潛藏在美麗之下的丑陋。」
在歷史長河中,放眼全世界,由于政治立場與觀點不同而引發的爭執與分歧,甚至是戰爭都不在少數,仿佛因為存在差異,所以這個世界本就該如此。
但是曾經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完成繞月飛行的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曾就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如果 各國政要都能夠進行一次太空之旅,感受全景效應的話,那麼許多難以解決的爭執分歧或許就不再存在了。

畢竟進入太空后,不同的國家之間的差別僅在于所處的位置不同,國家版圖似乎也都連在一起,這一刻無論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種族,都擁有了同一個類別歸屬——人類。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會產生一種從紛紛擾擾的世俗煩惱中抽身的感覺,畢竟當我們的格局一打開,這世界上哪里還有過不掉的坎?
越來越近的太空之旅自從在2001年時,一位名為丹尼斯.蒂托的美國富商成功實現太空之旅后,全世界擁有探索太空夢想的人群都開始亢奮。
畢竟誰不想擁有一次畢生難忘的太空旅行呢?
隨著各國對于太空領域的技術不斷更新,許多富豪都已經通過「鈔能力」實現了太空旅行的愿望,但由于高額的費用,這一旅行項目尚未成為大多數人可以「解鎖」的旅游項目。
不過在最近幾年間,這件事似乎出現了轉機。

在《2022年太空旅行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太空旅行就是以娛樂為目的的人類太空旅行,是基于人們遨游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游,給人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包括失重飛機、高空氣球、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等。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焦維新曾向新聞記者表示,就當前來說, 太空旅行的技術是安全可靠的。
「人類開展載人航天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在載人飛船、航天飛機和空間實驗室及空間站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雖然軌道飛行更接近太空旅游的理想狀態,相比之下,費用相對較低的亞軌道飛行,成為近年來商業航天的熱門賽道。」

盡管目前的狀況是,適合于軌道旅游的民用空間站等配套系統還沒建成,但預計10年之內這個領域會實現新的突破。
如果科技發展順利,幾十年后或許我們就能在周五時,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消息說:明天走不走,我買了太空旅游的套票,帶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星際旅行。
參考資料:
1 全景效應2 《2022年太空旅行行業研究報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