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耳機線變髒、變黃後這樣做讓他煥然一新, 太實用了!

有人在公眾號號裡問我問題,蘋果的耳機,數據線用久了變黑變黃,怎麼才能讓他白回來而不弄壞?圈圈君相信很多人都糾結過! 的確,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手機的原廠耳機為了突出時尚的特質,都採用白色的外觀設計,雖然白色的耳機的確能夠吸引很多行人注目,但是其也會像名牌背包一樣難以清潔,用久了難免會變黑變黃,而如何使其一直保持本色就成了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其實單純的談清潔,如果不考慮耳機的材質及線材構造,大家應該可以想出無數種清潔的方法,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在清潔一些耳機線過後,耳機總會出現線變硬、接觸不良或者徹底壞掉的情況,這多是因為大家採用的方法不得當導致的。 那麼在清潔耳機的同時,又能讓耳機不被損壞呢?首先我們還是先來瞭解下耳機的軟肋。 耳機的軟肋 談到軟肋,首先要說的自然是其脆弱的線材了,耳機的線材就像是嬰兒的皮膚一樣脆弱,為了保證簡潔性和柔韌性,往往耳機的線材都是被薄薄的橡膠所包裹,刨開外皮就直接露銅線了。所以,除非你的耳機線材採用了堅不可摧的凱芙拉纖維,否則想用抹布使勁擼著擦拭的朋友就歇了吧,這種方法顯然不適合清潔一般的耳機。那麼既然不能用力,自然就大大限制了清潔的方法。 除此之外,耳機的另一大軟肋就是抗腐蝕的能力,大部分需要清潔的耳機都屬於白色範疇,白色既讓人愛又讓人恨。如果我們能避開白色的耳機,變髒的可能性就會大大下降。同時,白色耳機的另一大弊端就是會變黃,這主要是由於人分泌的汗液具有腐蝕性,加上周圍環境所致,白色線材會在一段時間後氧化變黃。變黃後幾乎沒有可能還原。說到這兒可能有的朋友會想到漂白水,別傻了,那是具有腐蝕性的。 清洗方式的選擇 瞭解了耳機的軟肋,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對清潔方式及工具進行確定,首先我們可以確定以下幾點。 1.選擇腐蝕性小的清潔液 說到腐蝕性小,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水,不過對於那些已經染有頑漬的耳機線,直接用水擦效果必然不會太好,所以就需要用可靠的清洗劑。類似於非磨砂材質的牙膏是個不錯的選擇,只需要擠出一點牙膏,混合少量水,然後用棉布取少量輕輕擦拭,最後用幹毛巾擦乾即可,這樣操作可以在將損失降到最小的前提下清潔耳機。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香皂水,取一小塊香皂,用溫水融化,然後用棉布戰區少量溶液擦拭耳機線,最後再用幹毛巾擦乾,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將耳機放在乾燥乾淨的大米裡若干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很多帖子都推薦用酒精、濕巾和白醋來清潔耳機線,從效果上來說,或許它們都有一個不錯的清潔表現,但是酒精、濕巾容易使線材老化變硬,白醋味道過大,方法太偏激,小編在這裡強烈不推薦。 2.清潔線材不要太過用力 選好了“清潔劑”,接下來就是清潔的手法了,其實說到手法並沒有太多的技巧,只需要牢記一條即可,那就是不要太過用力,因為耳機線材十分脆弱,過大的力量會直接超過線材本身的拉伸極限,這就好比一個橡皮筋被拉斷一樣。失去彈性的線材表皮也就失去了保護內部線材的功能。我們只需要輕輕的擦拭即可,沒必要費太大力氣。 3.避免過於頻繁的清潔 我們知道,在購買耳機的時候,往往官方都不會提供耳機的清潔方法,這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每一次清洗就算是水也會對線材就一定的損傷,所以大家也應該保持一個清潔原則,那就是如果耳機不是非常髒,就儘量不要清洗。頻繁的清洗線材一定是吃不消的,要知道,大部分耳機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過清潔的問題。 既然清潔耳機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限制,清潔過後又治標不治本,我們不如在日常使用時就多加注意耳機的保養工作,比如注意耳機的佩戴方式,避免耳機與皮膚的直接接觸,汗水是耳機線材的頭號敵人,大部分線材氧化都是因為長期接觸皮膚導致的,大家在佩戴耳機時,最好將線材夾在領子上,減緩線材氧化的過程。 除此之外,大家也應注意讓耳機時刻保持乾爽,潮濕的空氣同樣是耳機的敵人,空氣中的水分會讓單元發黴、線材氧化,尤其是對於HiFi耳機來說。往往我們忽略了對它的保養,長時間再拿出來使用就會發現單元或線材已經損壞。所以,我們平時在使用過耳機後時,最好能將其放置在包裝中,如條件允許,可以在包裝中加入乾燥劑,這對於耳機的保養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效果。相比于耳機的清潔方法,保養的方式既簡單又有效。 最後,如果你手中的耳機真的髒到不可救藥了,嘗試了以上的方法也依然無法令其恢復原貌,那麼不妨把心放寬些吧,畢竟它只是一條耳機而已,或許它價值連城,或許它陪伴你走過了很長時間,但你要知道,耳機在某種程度上是消耗品,都是有壽命的,如果耳機還能用,只是髒一些,大家不妨換種思路,為耳機線做些有創意的DIY,這也足以讓它在褪色後延續曾經的風采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