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告訴好友們我在【女生集合】開了個新專欄時,他們好興奮:「妳可以寫點戀愛觀啊,讓年輕女孩見識一下理性腦是怎麼談戀愛的,談到最後都像在辦辯論比賽。」我覺得我好冤,我不是天生理性腦,一切都是生活所迫。
說實話,我的戀愛經歷 99% 都用在一廂情願。書讀得不多,追求帥哥的經驗倒是挺多。坊間傳言女追男隔層紗,可我怎麼覺得好難啊。男人狠心起來,連張好人卡都不願發給我。唯一相看兩不厭的那人,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丈夫。大家都說我勇氣可嘉,敢和初戀結婚。
講得好像我有得選似的。嚴格說來,也不是我差到沒人喜歡。而是我卡在了許多女生都有的相同困擾——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很遺憾地不是同一類人。
我對充滿神祕感的男生零抵抗力。喜歡他們的鬱鬱寡歡,彷彿全身細胞都充滿了故事。他們抽的菸不是菸是憂愁,喝的酒不是酒是寂寞。光是用幻想就能感受到幸福,和他們談戀愛該是多麼刺激,滿滿的戲劇張力!
某個風和日麗的一天,我的喜好被爹媽知道了。誰叫我的房間貼滿了周杰倫的海報,剛出道時的小卷毛,唱著《可愛女人》。愛他的沈默寡言,愛他的為人低調。至於後來的他是怎麼回事,話比誰都多,我哪知道...
我的個人偏好,某程度上阻礙了追男神進展。我喜歡花大量時間躲在角落欣賞他們的神秘,再搜索有關他們的一切。當年社群網路並不發達,我四處搜集情報。欸,回想起這段突然覺得是男神們激發了我的技能開發。所以說啊,姑娘們沒事要多談戀愛,哪怕是單戀一枝花也好。培養才能,一生受用。
可惜,功課做得再多,也無法擄獲男神們的歡心。磁場不對就是不對,何況我的告白在無意間容易洩露我 creepy 的一面。技能被開發地太完善,這能怪我嗎?
然而,對我展開追求的男孩們,以「我覺得妳好有趣、好神秘,想交個朋友」為由,暗示對我的欣賞。哇咧,應證了那句話「一個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寶藏」。我在男神們的心裡是邪門歪道,看在另一群男人眼裡是充滿戲劇張力的神秘東方女子。
當時我很堅持,一定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追不到男神 A,還有一拖拉庫的男人呢!就這樣經歷了無數個春夏秋冬,我讀了大學。在我被考取紐約某設計學院的第一天起,我母親的心就沒安定過。怕我畢業後沒飯吃,更怕我在設計系找個奇形怪狀的男友或女友。
於是她為我安排相親,對方不是醫學系就是理工男。那年,我 19 歲。
與我相親的男孩,都比我年長幾歲。他們多數也是被家人逼著來見面,以我們的年紀,對相親形式的相遇產生了強烈排斥。都在對方身上努力挖缺點,回家好給爹媽一個交代:「不是我不接受,是他實在不咋樣。」
很巧的,有一名同學的親姐姐創業,開了家婚友社。她們很缺女性會員,我因相親經驗豐富,被抓去充數。同學說相親有得吃有得聊,搞不好還能遇見真命天子。我被她說服了。
在我相親了第八回時,我陸續遇見幾位謙和有禮、學識淵博的男孩,可惜我們不來電。就這樣,我對相親產生了喜歡,將其培養成了興趣愛好。我還建立了 Excel 檔,做了記錄。
在我快突破 40 人大關之際,突然停下了。一來是我的數據庫樣本已暫時不缺,再者同學親姐姐開的婚友社後來倒了。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對我產生好感的男性,不分年齡與職業都很相似。他們務實、他們上進、他們理性、他們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是不是我散發的旁門左道屁孩氣質吸引了剛正不阿的他們?
想起曾經和一客戶商討新產品開發規劃時,他說:「迎合市場與創造市場,選一個。」我脫口而出:「創造市場多難啊,高成本低成功率,當然是選迎合市場。」
情場如戰場,其實也如商場。我追求眾多鬱鬱寡歡男神們的那些年,投入的時間成本打了水漂。老天爺愛和我們開玩笑;我喜歡的和喜歡我的,總是兩個人。長輩們常說,相愛不見得非要白頭偕老,相愛容易相處難,又有多少佳偶最終成為了冤家。
當年我年少無知,沒有聽懂這席話。其實啊,我們對異性產生的諸多喜歡,可能是出於好奇心。一旦好奇心被滿足了,能否繼續喜歡、持續相處,是一個未知數。
後來的我選擇迎合市場,往務實摩羯男的人群裡挖到了個兩情相悅的。是我主動約他,他又剛好沒逃跑。一起走過十二年,雖然我有點懊悔有點遺憾有點想罵他,可我相信最適合我的男人是能欣賞我特質的那個。
開發市場跑斷腿,創造市場兩行淚。迎合市場沒有什麼不好,在一起舒服自在最重要。戀愛過程是感性的,選擇終身伴侶卻需要理性挑選。但願大家都能珍惜光陰,也更愛自己一些。
最後我想說,相親除了刷新我的擇偶策略外,也讓我體驗到了人生殘酷面。有興趣聽的小夥伴請喊一聲。掰~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