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武漢綠地中心 衝擊中國大陸摩天大樓第一高

武漢綠地中心。 大 中 小 頭頂,白雲飄飄;腳下,長江奔流;江面,數橋飛架,一艘艘輪船順流而下……在湖北武漢長江之濱,置身武漢綠地中心目前450公尺高的樓頂,江城美景盡收眼底。根據青年報報導,眼前,高聳的塔吊直插雲霄,工人來回穿梭一片繁忙。正在建設中的這棟大樓,建成後總高度將達636公尺,將超過目前中國大陸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空中俯瞰,武漢綠地中心呈『Y』形結構,寓意長江與漢江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按照設計,大樓地下6層,地面120層,集超五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頂級寫字樓和公寓等於一體。即將刷新中國大陸建築高度的武漢綠地中心如何建造?有哪些亮點?日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來到工地探訪。地下『鐵桶』護圍34公尺—是武漢綠地中心地面以下的深度,250公尺——是大樓與長江的距離。這意味著,專案面臨防洪及塌方的挑戰。『大樓距長江近,地下水水位高,基坑滲水可能性大。地下土層複雜、基坑施工過程必須度過兩個汛期。專案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極大。』專案技術總監王震介紹。挑戰沒有難倒大樓建設的主力軍——中建三局武漢綠地中心總承包專案部。這支平均年齡28歲的團隊,採取了圍繞綠地中心整個施工區域築起一圈地下連續牆的施工方案。這一地下連續牆,厚度1.2公尺,最大深度56公尺,周長接近1000公尺。『相當於在大樓地下部分的周邊鑄起一個「鐵桶」。』王震打了個比方,連續牆既可防止施工區域內出現塌方,又將長江的地下水阻隔在『鐵桶』外。而為保證質量與精度,專案團隊自主研發『地下連續牆接縫注漿裝置及施工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同時,他們調來一台世界上最先進的地下連續牆成槽施工設備——銑槽機助陣,這台機器從義大利進口,售價高達5000萬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與地下連續牆『搭檔』的,是大樓的超厚底板。王震介紹,這一底板,有5個足球場大,平均厚度5公尺,最厚處8.4公尺。底板對混凝土的承壓要求和抗滲要求特別高,需要一次性澆築3.1萬立方公尺。專案部副總工程師唐碧波至今記得,2013年冬天,31歲的他被臨時從北京調往武漢綠地中心專案部。那時寒風凜冽,氣溫只有零下7℃。『當時,沒有一個人臨陣退縮。』唐碧波帶著團隊,奮戰66個小時,最終一次性成功澆築大體積底板混凝土。最終,專案團隊成功建成國內房建領域最深和最高承載工程樁、最深地下連續牆、最高鋼板剪力牆等高難度建築實體。頂部『鋼帽』助航連續3年的『地下孕育』後,2014年8月,大樓開始『冒』出地面,從此開啟向藍天衝刺的征程。像武漢綠地中心這樣的超高層摩天大樓,如何既能保證工人高空作業的安全性,又能提升建設速率?專案執行總經理李江華介紹,國際上,諸如迪拜塔的超高層建築,採取傳統爬模系統施工。但武漢綠地中心專案摒棄了這一方案,而是運用中建三局自主研發、中國大陸首創的第三代智慧頂升模架(以下簡稱『頂模』)系統。『實際上是一個跟著高樓一起爬升的「移動施工平台」,將傳統施工中「各自為政」的範本、防護架、材料堆場、布料機等集合在一起。』李江華說。這一頂模系統採用封閉式全鋼結構,平台面積1600平方公尺,施工荷載2300噸。工人置身其中,如履平地,可同時進行4層樓、幾個工種流水作業,完全不用擔心高空墜落的風險,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而且,不同於傳統爬模系統只能抗6級大風,有了『鋼帽』,只要風力不超過10級,便可不停工。從大樓『冒』出地面開始,這頂特制的『鋼帽』,便一直護航大樓的『拔節』。專案的建設周期,也由原來的15至18天一層,大大縮減為現在的4天一層。『鋼帽』神器的順利運行,並非那麼容易。團隊成員趙飛記得,2015年年初,系統初次頂升前,專案所有男同胞一起聯合調試排除隱患,連續奮戰了4天3夜。一次又一次的測試、失敗、修正,他們中甚至有人忘了太陽是第幾次升起。當對講機傳來『調試工作全部完畢,大家辛苦了!』大伙兒想歡呼,卻已疲憊得沒有力氣。現在,頂模系統已成功頂升91次,大樓『長』至450公尺。預計2019年年底,便可全部完工。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