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八旬大爺自製乒乓球拍 製作需上百道工序

八旬大爺自製乒乓球拍,製作需上百道工序,獲兩項專利。 大 中 小 在成都文廟街,有一個別出心裁的工作室,裡面有數十支乒乓球拍,還有幾摞方方正正的底板、鑽孔機、一堆大小各異的鑿子。根據華西都市報報導,『我最瞧不起市面上動輒幾千的乒乓球拍,要是我自己做,200元人民幣就能做出一支好球拍!』80歲大爺曹立熹一邊做球拍,一邊嘴裡碎碎念。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稱『曹大爺』的他,就開始自製乒乓球拍,如今已獲得兩項國家專利。從選料到切割底板,再到打孔、粘貼……製作一支乒乓球拍,曹大爺全靠手工,再用點簡易機械。別小看了一支乒乓球拍,需要上百道工序,耗時數日。用加農炮輪胎製作了人生第一支球拍10月21日,在成都文廟街的工作室內,曹大爺和他的徒弟吳偉,正在準備修復球友送來的一支球拍。談到第一次自製乒乓球拍,曹大爺的思緒回到了60多年前:16歲初中畢業那年,他報名參了軍,被分配到南京某炮兵部隊。自小愛打乒乓球的他,在部隊期間製作了人生的第一支球拍:底板是用木板鋸出來的,木板上的膠皮,是他從軍用膠鞋的鞋底上削下來的……至於夾在底板和膠皮中間的海綿,則來自廢舊加農炮的輪胎,『我從一個廢棄的輪胎上削了個切面下來。』從那時起,曹大爺對製作乒乓球拍越來越上心,至今已過去60餘年。很多乒乓球愛好者,都把球拍送給他維修。曹大爺拍攝了一個《百人百拍集錦》,記錄下他維修過的800餘支球拍的詳細資料,包括每個人的技術特點,球拍重量,海綿層數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